第173章 实事求是
>
况且我们和苏联的地理地貌完全不一样,除了少数的平原,南方的丘陵地带,根本没办法使用大型的农业机械,所以啊,我专门弄了这些小型机器,到时候农民单靠人力就可以使用,这才是农民真正需要的东西。”
他掷地有声的话语,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众人的心头。
那些原本还对他的设计嗤之以鼻的人,此刻也开始认真思考起他所说的话来。
杨厂长的一直以来,他们都习惯了照搬苏联的模式,忽略了华夏的国情和农村的实际情况。
安宁总工程师的目光中则充满了赞赏,他欣赏何雨柱的务实和创新精神,也明白他的设计,确实更符合华夏农村的需要。
老领导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没想到何雨柱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对农村的实际情况也如此了解。
他感觉自己今天真是来对了,这个年轻人,给了他太多的惊喜。
李成栋的双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嵌进了肉里。
何雨柱的话,让他感觉自己的脸面被狠狠地踩在了地上,让他感到无比的羞辱和不甘。
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何雨柱付出代价。
何雨柱感受到了李成栋身上散发出的敌意,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知道,想要改变这个国家,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但他不会退缩。
而且这种小角色,就像针对自己有个有系统的挂逼?
开玩笑呢……
“所以啊,我觉得我们搞这些机械设计也好,开展工作也好,都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实事求是。”
何雨柱清朗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掷地有声,像一颗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我们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经验,我们需要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众人心中的枷锁,让那些原本固执己见的人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
杨厂长率先打破了沉默,他面色凝重,语气中带着一丝愧疚:“小何同志说得对,我们厂里确实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我作为厂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起身向众人鞠了一躬,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和决心:“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彻底改变这种形式主义的风气,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他的话赢得了在场众人的掌声,也让何雨柱感到一丝欣慰。
他知道,仅仅靠他一个人是无法改变一切的,他需要团结更多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
“杨厂长说得好!”老领导也赞许地拍了拍手,“实事求是,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小何同志能坚持这个原则,设计出这些实用的机械,充分体现了他的才华和责任感。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向他学习!”
老领导的话,无疑是对何雨柱的最高肯定,也让在场的众人对他的敬佩之情更上一层楼。
李副厂长和钟副厂长对视一眼,心中暗自庆幸,还好他们没有按照计划那样盲目反对何雨柱,不然今天恐怕就要被老领导给训斥了。
吴宇和郭主任等车间主任们更是面红耳赤,他们作为技术人员,却在工作中墨守成规,没有进行任何创新,现在听了何雨柱的话,更是感到惭愧。
他们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何雨柱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改进技术,为厂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安宁总工程师则平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他知道,随着何雨柱的出现,轧钢厂乃至整个华夏的工业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任副厂长也面露微笑,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与何雨柱合作,充分发挥电子技术在机械方面的作用。
李成栋的脸色则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他没想到何雨柱竟然如此受老领导的赏识,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嫉妒和愤恨。
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找机会报复何雨柱,让他付出代价。
何雨柱并没有理会李成栋的目光,他继续说道:“我设计的这些机械,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更是为了解放人民群众的双手。我希望我们的农民,不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再需要辛苦劳作一整年,却仅仅只能勉强糊口。我要让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也能享受现代化的生活。”
他的话语充满了理想和抱负,也让在场的众人感到一阵热血沸腾。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未来,一个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未来。
“好!好!好!”老领导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足以表达他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小何同志,你的理想很伟大,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我们国家的工业一定会越来越强大!我们的人民也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老领导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一次的掌声,不再是为了迎合领导,而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和赞扬。
会议室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众人的情绪都被何雨柱的讲话所点燃。
老领导看了一眼手表,缓缓起身,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今天我们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意义重大。接下来,我们应该抓紧时间,把小何同志的这些技术尽快推广出去,让它们尽快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