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质询

  黎部长与军工厂代表低声交谈,话题围绕着电渣重熔炉的联合研究展开。

  代表面色严肃,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显然在认真权衡这项合作的利弊。

  “黎部长,这项技术确实意义重大,但你也知道,我们军工部门的预算也十分紧张。”

  军代表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建造电渣重熔炉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黎部长微笑点头,“理解,理解。关于造价和运营费用方面,何工已经做了详细的测算,您可以先看看。”

  他递过一份文件,代表接过仔细翻阅起来。

  何雨柱站在一旁,静静观察着代表的神色变化。

  他知道,这份文件至关重要,能否说服军工部门参与合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份文件的详实程度和可信度。

  文件上密密麻麻地列着各种数据,从原材料成本到人工费用,再到设备折旧,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精确的计算。

  何雨柱在准备这份文件时,特意参考了后世的一些数据,并结合当前的物价水平进行了调整,力求做到精准无误。

  代表不时抬头询问一些细节问题,何雨柱都一一耐心解答。

  他自信,这份文件经得起任何推敲。

  “何工,按照你的估算,建造一座电渣重熔炉需要多少资金?”代表指着文件上的一个数字问道。

  “大约需要……”何雨柱报出了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既不会过高吓退对方,也不会过低显得不切实际。

  代表沉吟片刻,“这个数字倒还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 他合上文件,目光炯炯地看向黎部长,“黎部长,我们需要回去开会讨论一下,才能最终确定投资规模。”

  “当然,当然。”黎部长笑着点头,“我们会等候佳音。”

  代表起身与黎部长握手告别,转身离去时,意味深长地看了何雨柱一眼。

  何雨柱迎着他的目光,嘴角微微上扬。

  “小何,接下来……”黎部长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话未说完,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位年轻人快步走到黎部长面前,低声汇报了几句。

  黎部长点点头,转向何雨柱和安宁:“小何,机床研讨会那边也差不多了,咱们过去看看吧。”

  何雨柱跟着黎部长来到另一间会议室。

  会议室里,十几个穿着朴素的人正围着几张桌子,手里拿着图纸和计算器,低声讨论着。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墨味和机油味,混合着一种特有的学术氛围。

  这些人有的拿着尺规比划着图纸上的尺寸,有的在草稿纸上飞快地演算着公式,眉头紧锁,仿佛在攻克一道道难题。

  “各位专家,辛苦了。” 黎部长洪亮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响起,众人纷纷抬头,目光聚焦在黎部长身上。

  “黎部长,我们正在验算机床的设计参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放下手中的图纸,恭敬地回答道。

  黎部长环视一周,目光落在一位坐在众人中间的老者身上。

  老者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虽然年纪很大,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睿智的光芒。

  何雨柱并不认识这位老者,但从众人看向他的眼神中,能感受到这位老者在众人心中的地位。

  黎部长目光环视着在场的高校教授以及相关人员,语气严肃地开口问道:“关于这台机床目前的具体状况,各位能否给我一个确切的答复?它到底有没有可能成功落地并投入使用呢?”

  随着黎部长话音落下,现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随后,众人的视线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坐在所有人正中间位置的那个人身上。

  何雨柱心中不禁有些好奇,这个被大家如此瞩目的人物究竟是谁呢?

  因为在此之前,他并不认识此人。

  只见那人年纪已然不小,估摸得有六七十岁上下。

  他那满头白发已经占据了大半部分,但尽管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其精神状态却依然相当不错,双目炯炯有神,透露出一种沉稳和睿智。

  此人正是燕京大学机械工业系的系主任赵刚。

  赵老见众人都看着自己,也是当仁不让地站起来……

  赵老缓缓起身,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他环视一周,语气平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鄙人赵刚,燕京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黎部长闻言,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原来这位老者竟是燕京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大拿!

  他连忙上前,热情地握住赵刚的手:“赵老先生,久仰大名!没想到您也参与了这次研讨会,真是蓬荜生辉啊!”

  赵刚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黎部长客气了,我也是对这台机床的设计图纸很感兴趣,所以特地过来看看。”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何雨柱,“这位小同志,就是这台机床的设计者吧?我想和他单独聊聊,可以吗?”

  黎部长立刻应允,将何雨柱引到赵刚面前:“何工,这位是赵刚教授,燕京大学机械工程系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