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戴罪立功”的张奂这次出兵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凶狠,以七十岁的高龄挂帅亲征,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将攻入左冯翊的羌人打到了凉州和三辅交界的地方。

  这个时候,张奂穷寇莫追的“老毛病”又犯了,既然敌人已经溃逃,那他就可以班师回京复命了。

  其实张奂的想法也是同时期很多武将的想法,战争耗民,军队每多行进一天,后勤就要多跟进一天,将军们和皇帝要粮草也不是总能给足数的,地方争粮又不可持续。

  总而言之,还是国力所限。

  但这一次,他手下的一个佐军司马,主动提出,率五百人小队追敌。

  如果是旁人这样提,张奂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但董仲颖是从桓帝年间开始就跟随他征战的手下,得知他再度领兵打仗之后,立刻舍弃了原本的官位,第一个来投奔他。

  这小子生得健壮魁梧,也是凉州出身,善骑射,又读过兵书,懂得运用谋略作战,很得张奂赏识。

  所以张奂批准了他追敌的请求。

  这伙儿羌贼当真是亡命之徒,到溃军了凉州地界后,不北行,反而是一路向西直接进入安定郡,刚刚离开战争威胁不到两年的安定郡百姓,最终没有逃过被劫掠的命运,被穷凶极恶的羌贼地毯式的掠夺。

  好在董仲颖最终没有辜负将军的信任,果真靠着五百轻骑千里追杀,将残余的羌贼悉数斩首。

  他的军队踏过一座被大火焚烧后,一片狼藉的村庄。

  奇怪的是,这个村庄虽遭劫掠,却似乎没有看到百姓的尸体。

  骑兵队再往前走,一座防御工事完备的巨大邬堡出现在眼前。

  “……这是?”行走边郡多年,董桌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邬堡,为了看清全貌,他不得不调转马头,上了附近一处高地。

  一个士兵探明情况,来向他汇报。

  “回大人,前面是讨羌将——段宁段溯原的田庄。”

  而另一边,豫州汝南郡,平舆县侯国的部曲将县城内一处院落团团包围。

  院门外的牌匾上,金漆书就三个大字——格物院。

  第78章

  汝南郡平舆县, 格物院内正在借阅书籍的人纷纷从院里跑出来。

  长史范通没有为难这些百姓,但是对待负责人徐掌柜,就没那么客气了。

  徐掌柜是曹班母亲丁夫人拨给曹班的管事,善于经商,也常和官府老爷们打交道,在汝南郡经营这么多年,县国的官吏早就上下打点过了,这位长史她也认识,不是豫州人士,在汝南算是举目无亲,家中几口人什么情况情报部早就查得一清二楚,前几天院里还给他夫人送过谯县格物院新产出的香水。

  可今天这么大阵仗,徐掌柜提前却一点都不知道。

  因为主公已经离开司州,主公手下四个格物院,三个在豫州,必须加强联络,才能保证主公青州任职期间不出乱子,因此徐掌柜已经连续多日来往三郡之间了,今天才刚刚从谯县返回,结果隔着老远,就见人群远远地将格物院的位置围住,她连忙挤过人群,见是长史范通带人,当下心里就是一紧,勉强压下心中强烈的不安,主动上去和长史打招呼。

  长史并没有给她以往的好脸色,这让徐掌柜更加觉得不妙。

  “叫你们院里的管事的出来!”范通环视一圈,因为事发突然,几张小案上,还放着没动过的面饼,范通随手拿起一块,放在嘴里,面饼触手细腻,带着淡淡的油香。

  “这小小格物院,实在是有些太舒服了。”范通一边吃,一边道。

  徐掌柜闻言心脏狂跳不止,但面上表情仍然不变,只是手背在身后,在范通看不到的视角,轻轻挥了挥。

  二楼一块帘子被轻轻放下,这时,原本在后院的周言听到动静,也赶紧出来。

  周言是曹班蒙师周方的族人,曾经给曹班当过书童,格物院一号决议出台后,周言任监督一职,管理诸生的学业和劳作事宜。

  范通上下打量周言,见他年纪比徐掌柜还小上许多,鄙夷道:“你是管事?”

  徐掌柜忙道:“长史大人,格物院是东观校书郎曹班曹郎君的产业,但曹郎君在京师任职,平日里是我们在院里帮忙打理。”

  范通听完,嘴里还嚼着饼,也没说话,徐掌柜和周言相视一眼,心里越发忐忑,只见范通拍了拍手,徐掌柜忙递上一碗酒水给他,他也没客气,咕嘟咕嘟喝下,碗往桌上一方,就往外走。

  徐掌柜一口气刚松下来,却听范通和外面的士兵们一挥手,大声道:“查的就是曹二郎的产业,都进来,给我搬!”

  徐掌柜大骇,见带着兵器的士兵直接进来,连忙冲上去伸出双臂拦在门口。

  “你们不能进来!”

  范通走在最前面,毫不留情抬腿就是一脚,直接将徐掌柜踹翻在地,堂内的桌案被推挤到一块,桌上的酒水也洒翻在地。

  徐掌柜顾不得疼痛,翻身撑在案上,朝二楼大吼:“阿阳!”

  一个士兵刚好抱着一个木箱从她身边走过,她连忙扑身抱住士兵的腿,士兵没想到这老妇人力气还不小,抽腿半天没抽动,举起手里的箱子就要往下砸。

  周言这边则完全慌了神,想进内院,又听见徐掌柜的痛呼,回头见徐掌柜瘫倒在地,木箱砸在她身上后,又滚到了一边,可她还是没有松手,那士兵终于不耐烦起来,右手已经握上了腰间的刀。

  “大人!手下留情!”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