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不能换的呢?

  难道说, 换个刺史, 就不用受冻,就不用挨饿了吗?

  这个问题,如果是问168年的交州百姓,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可是如果问178年的交州百姓, 他们则会非常骄傲地告诉你, 是的!

  不过日后精通八种地方语言,亲自指挥对抗海贼的郑州牧,此刻还处在愣神状态。

  由于离得太近, 士秉的鲜血直接飞溅到了他的脸上。

  伪装成舞姬的骆越族首领之子庞伊杀死了士秉,刚刚解除军备不到一个月的刺史府,又进入了长达半年的军备警戒状态。

  半年之后,朝廷对新任交州刺史的任命抵达龙编县, 一同任命的,还有苍梧郡治所广信县的县令。

  仍然处在战乱中的苍梧郡就丢给走马上任的贾县令负责,新任交州刺史郑玄则将工作重心放在交州的建设上。

  新官上任第一件事, 就是和交州本地豪族来了一轮“政治交涉”。

  我不打你,也不动你的官职,但是你必须释放那些骆越人奴隶,不然骆越人可能会来打你,我初来乍到,保护不了你怎么办?

  随着大批饱受折磨的骆越人被放归回家,骆越族族长庞吟从郁林郡撤军,郑玄便与朱崖洲的骆越族人商议,在两岸建立便于行船的通商口岸。

  港口建立的消息传到洛阳曹班处时,她已经因为工作连续通宵三天了。

  倒不是为了格物院和凉州田庄的庶务,而是因为封后大典。

  皇后最终定为汉庭外戚后裔,执金吾宋酆之女。

  靠着侍奉皇室起家的曹腾一脉,终于如愿成为了外戚。

  而曹操也与母亲丁氏的族人成婚,娶了妻子丁氏,曹家可谓双喜临门。

  然而曹班作为曹操的“弟弟”,却并没有参加曹操的婚礼。

  因为铁市官的合作而与曹嵩产生了龃龉的张奂曾经告诉曹嵩,只要他当太常,曹操就不要想在朝廷中出头。

  张奂的想法很简单,曹操这样的“世家子”必然是要走清流任官的途径,举孝廉,任郎官的,而他身为太常,管理郎官的选拔,谁能通过察举还不是他说了算?

  曹嵩也是这么想的,所以结果就是,张奂的太常职位,被皇帝撤掉了,曹操顺利的当上了郎官,曹家三喜临门。

  “所以他上了,你就要下?我怎么没听说过兄弟不能同朝做官?”段宁举着玉佩,问曹班,最近自己这边的情况比较棘手,上次玉佩启动的时间生生被她错过了,两个月没有联络,虽然有情报部在,但是还是亲耳听到妹妹的声音比较踏实。

  如今局势风云变幻,姐妹两都在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准备,交州初定,她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不久前,朝中有人弹劾曹操与曹班,什么德不配位,见识浅薄都是套话,其核心论点是,曹家双子都在朝中任郎官,而且还这么年轻,再加上曹嵩本人也是大司农,这是不是要在朝廷搞家族党锢?

  “党锢”这个大帽子扣下来,曹嵩当然是非常惊恐的,曹操本人却很开心,“党锢”在朝廷一般是用来弹劾清流的,他挣扎这么些年,终于被打为清流了。

  “他要保自己的官位,还要保他的亲儿子,把我从洛阳赶出去是最好的选择。”

  段宁语气戏谑:“我看,是你让人弹劾你自己的吧?你从哪学来的……”

  曹班牵起嘴角:“老师教得好~”

  玉佩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

  段宁道:“行呀,你多在洛阳学学这些东西,以后当我的老师。”

  曹班继续道:“其实就算没有人弹劾,他估计也会这么做的。”

  “他还是不放心你?”

  “嗯,他怕我。”

  “呵。”段宁冷笑,“还没到真正该怕的时候呢,曹腾是主犯的话,他也是个从犯。”

  姐姐融景为人最大的优点是记忆好,最大缺点是记仇。

  “所以我顺水推舟,不去参加曹操的婚礼,算是对外划清界限了。”

  曹班如今在汉朝廷的身份地位七成来自于曹家,三成来自于马融,从曹氏分家,相当于公开自降七成声望值,再加上曹班长居金市,没有世家子那样拿得出手的府邸,本就人迹寥寥的门庭更加无人问津了。

  和曹班这边的情况不同,曹操的婚礼可谓热闹非凡,除了有曹嵩的同僚参加,还有曹操自己在太学的同学,以及在洛阳结识的好友。

  钟繇作为曹操蒙学加太学的同学,自然也列席其中,但是他却有些心不在焉。

  “元常可是在想曹君实?”身旁的* 人突然发问。

  骤然听到久违的名字,钟繇还有些发愣,见提问之人是荀攸,便坦诚称是。

  “曹君实却非常人。”荀攸举着酒杯,并未饮下,而是就这么举着,夕阳洒在酒面上,反射出金黄的色泽。

  钟繇双手捧着酒杯,偏头看向荀攸:“公达认得君实?”荀攸来太学读书时,曹班还没有回到洛阳,钟繇想了想,问道:“是因为阳翟的格物院?”

  荀攸摇头,即使是如此欢闹喜庆的场合,他依然坐得无比板正。

  “她当年路过颍川,曾有过一面之缘。”

  钟繇笑道:“一面之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