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选呢,突然感觉头上被一片阴影笼罩,回身一看,见是一身材高大的女子,低头面无表情地俯视她。
长期的习惯,让江芜走路时,可以做到一点声音都没有,但是何雨并没有被吓到。
她细细打量江芜的脸之后,惊喜道:“你是江郎君的妹妹!”
江芜嗓音天生粗哑,他为此很是自卑,不想吓到面前的小女郎,只能抿嘴点点头。
何雨见他半天不说话,又从惊喜转为愧疚:“抱歉,我不知你是个哑子!”
“你怎么来了,你兄长给你买的成衣不合身吗?”
江芜点点头。
何雨恍然大悟:“可有叫人带来?衣行可以修改的。”
江芜又点点头,随后指着门口的木箱。
“这些都不合身?”何雨上下打量江芜,“也是,你真高啊,真让人心慕。”
江芜骄傲地挺起胸。
何雨对这个害羞的女郎很有好感,拉起江芜的手:“不知你家在何处?你要是信得过我,我帮你和衣行说,之后改完,我亲自送到你府上。”
“你教教我,如何能生得,像你这般高大,好不好?”
何雨的眼睛,亮得像天上的星星。
第104章
何雨的父兄早些年希望她能入宫。
事实上, 宫中的差役来乡里选采女时,他们也推荐了何雨,但是因为家中没有给负责选拔宫女的宦官送钱, 得到的答复一直都是——再等等,名册递进宫需要时间, 走动关系不容易云云。
一直到皇帝从采女中选了宋氏, 立了皇后,何家才知道,他们是被坑了,此事最后便不了了之。
屠户家中富庶, 何雨及笄后, 来求娶的人家几乎踏破了门槛, 尤其得知何雨身量长,身形匀称后, 更是屡屡开出丰厚的条件,来说媒的家世一个赛过一个。
可是何雨拿捏了父母的情感,每每有媒人上门,她便以泪洗面, 诉说对父母的不舍。
何雨的父母娶了何雨的母亲后,没有纳妾,何雨母亲多次生育,只得了何雨这一个女儿,很是宠爱,因此父母也就随她去了。
但是随着年岁见长,邻里相熟的女郎纷纷嫁做人妇,生儿育女,她也开始陷入了迷茫。
有时她会觉得,嫁人也似乎不错,纵观这世间,女子不嫁人,还能做什么呢?
她常常来到金市的这家衣行,不仅仅是因为这里让人心动的华美成衣,还因为她在这里,看到了答案。
另一种人生选择的可能。
衣行内,有许多女工,负责纺织、裁衣,主家会给他们相应的报酬,这里的女工都不是世家出身,当中许多人都孤苦无依,但是衣行给了她们生计,也了她们活下去的希望。
她亲眼见到,衣行收留了原本在金市行乞的孤女,养在后院,后在女工们的教导下,成为了一名熟练的织匠,她买的不少成衣,就出自这些孤女之手。
女工们也许没有家世,没有生育子女,但是这些成衣,就像她们的子女一样,她们珍惜爱护每一件成品,就像将血脉留在世间的女子一样,将作品留下。
何雨因此迷上了纺织,她的父母欣慰女儿居然主动提出学习女工,给她请来了城内最好的织匠,织匠年轻时,曾在皇宫里,为王公贵族纺织衣物,织匠对于年满十三,而不善女工的何雨很是不满。
“《礼记》言,女子十岁后,就不应出家门,当学女事以共衣服。”
“天下有天下的分工,一家有一家的规则,男女各司其职,阴阳相协,世间方不会乱了礼法,礼乐崩坏,礼法不存,正是因为你的母亲疏忽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代不如一代啊。”
织匠的话她听得头晕,正是一身反骨的年纪,她平日对父母乖巧,对外人就没那么客气了,她没学过礼记,她只知道,她养一只狸奴,也是不希望狸奴出门的,这世间,若是只有男子出门,女子都要像狸奴一般不得出门,哪来的阴阳相协呢?
但是她现在长大了,知道很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为何兄长可以去杀猪,她就不行?她从前也是喜欢小猪的,但现在她只喜欢狸奴,她曾经有过许多疑惑,许多不忿,都是没有答案的。
她不想嫁人,又学不会纺织,她还能做什么呢?
父母在时,她尚可以仰仗父母,可是在那之后,兄长们成家立业后,她在何处落脚呢?
不过何雨是幸运的,在她困惑之际,又遇上了另一种人生的可能。
凉州段氏的女郎段宁,因为战功,被封姑臧君,御赐府邸,随后经朝廷举荐,当上了并州刺史,不日将离京上任!
女子,还可以打仗!
她让家仆到城外段宁的营帐处打听,得知段宁正在募兵后,她立刻心动了。
其实正常情况下,京师附近的军户都是记录在案的,凡有征召,都是被守卫皇宫或者京畿的各大军营瓜分,朝廷也不会允许来京师复命的边军就地募兵。
但段宁的军队不同,她募的是女子,有人以边军募兵犯界为名弹劾段宁,立刻就遭到了太傅的驳斥。
袁逢表示,段宁是女中豪杰,当为天下女子做表率,若天下女子都能像她这般勇武坚贞,国家哪里惧怕外敌呢?
因此朝廷特批段宁,在洛阳城郊招募女兵。
何雨来到城郊段宁的军营时,只有零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