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逃脱一个生死大劫

是商议此事。”

  芈怀也是被大臣闹得心烦,听熊朝安说出这样,狠瞪了丞相大人一眼,收敛要杀人的眼光,声音一样不大不小地道:“讨账的要上门了,该怎么打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芈怀是不会交出万州府的。

  大臣们闻言,这才缄口,整个大殿一下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正如皇上所言,讨账的上门来了,该怎么打发?

  这个重点话题既然是熊朝安提出来的,也是要落井下石,熊朝安就不得不狠了。

  熊朝安上前两步,拱手道:“皇上,臣以为万州府不能给大唐国,赌约之事,虽是文王殿下被算计所致,还是当由文王殿下和大唐国人交涉。”

  好你个姓熊的......

  熊朝安此言一出,芈宸华和他的岳父大人对这个兵部尚书恨之入骨。

  但是,熊朝安的话又在理。

  芈怀也确有此念,他这个大楚国的皇帝是不想接见讨账的使团。

  熊朝安此言一出,原本安静下来的大殿,又想起了低低的交头接耳之声,还有一片大臣的点头。

  确实,谁也不愿见到讨账的使团。

  芈怀也算是有魄力,也是当机立断之人。

  “熊大人言之有理。”

  芈怀看着了二皇子文王芈宸华。

  “解铃还须系铃人,文王,此事,你来交涉。”

  袁公公见皇上有退朝之意,即刻上前尖声一句:“退朝——”

  退朝之后,芈怀让袁公公去传黄文斐和熊朝安到御书房。

  臣子之间钩心斗角,是芈怀最希望的,这就避免了某一方势力的独大。

  在朝廷,独大的势力对皇权是一种威胁。

  黄文斐和熊朝安各怀心思地来到御书房见圣驾。

  拜见皇上后,候立,听候皇上吩咐。

  芈怀喝了一口茶水,把两个大臣看了一眼,直接开门见山道:“大唐国的两支缨军,一支摆在了朗州府,一支与朗州府也只有一日的路程,二位大人说说看,要不要应对?”

  熊朝安要皇上窝火,要皇上对文王殿下和这个丞相大人不满,拱手道:“皇上,臣以为,大唐国既然动了兵,我大楚国岂能忍让,不可不出兵以对。”

  黄文斐心里对这个兵部尚书恨得牙痒痒,这老东西哪里是要为皇上排忧解难,完全是落井下石,要让他这个丞相和他的女婿大人灰飞烟灭。

  好歹毒啊!

  芈怀当然知道熊朝安的意思,看着了黄文斐,道:“丞相大人以为呢?”

  看似一场死局,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又深谙圣意,黄文斐看到了扭转局面的机会。

  黄文斐拱手,道:“皇上,臣不敢苟同熊大人之见。”

  熊朝安心里冷笑,看你这个老东西如何自保。

  芈怀不动声色,只等着黄文斐说话。

  黄文斐道:“皇上,臣以为,我们大楚国当下最要紧的,是作好和大周国一战的准备......”

  黄文斐抓住重点。

  “大唐国只是调动了两支缨军,目的是在想要施压,要收回万州府,并没有真正要和我大楚国开战的意思......”

  “如果因为这事,我大楚国也调动大军......”

  “皇上,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之前作好和大周国一战的部署,就要打乱,这是兵家大忌......”

  黄文斐用“兵家大忌”四字,暗讽熊朝安这个兵部尚书大人。

  “我大楚国一旦往万州府调兵,大唐国也势必再往朗州府增兵,我大楚国和大唐国之前平稳的关系,或许就此被打破......”

  “而大唐国一直对让出万州府一事耿耿于怀,也许因此开战,我大楚国就是仓促应战了,仓促调整部署,后果难以预料......”

  “所以,臣以为,我大楚国只能象征性地调一支兵前往庆州府,而不是和大唐国对抗。”

  黄文斐这一番话打动了芈怀。

  确实如黄文斐所言,现在,大楚国的重点是和大周国一战,而且准备了一年多,现在,突然要调整,真的就是自乱阵脚。

  说不准,被大周国抓住机会,抢先发难。

  大楚国同时与大唐国和大周国开战,胜算不多,即便是战胜两国,也无后劲稳固胜果。

  黄文斐这一番话,也让熊朝安暗暗大吃一惊,想在调兵之上忽悠皇上,那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了。

  “熊大人以为如何?”

  芈怀冷不丁道。

  熊朝安自然不敢反驳,背上不知不觉冒出细汗。

  眼看着一条要被围死的大龙,多出了活命的眼位,熊朝安的心情比吞了一只苍蝇还有难受。

  熊朝安不得不道:“丞相大人言之有理。”

 &e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