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惊艳四座

  小公主却像是被萧云,这副模样给激怒了。

  “哼”了一声,猛地站起身来,几步走到厅中,裙摆随着她的动作划出一道艳丽的弧线。

  她伸出青葱般的手指,指着萧云,大声道:“萧姑娘,你狂妄得很呐!

  别以为本公主瞧不出来,你心里定是憋着劲儿,想要在众人面前出风头。

  不过待会儿等我这首诗做出来,技惊四座,我看你还拿什么跟我斗,乖乖认输吧!”

  众人见状,顿时噤若寒蝉,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游移。

  有几位嫔妃面露担忧,生怕这场面闹得下不来台;

  外国使臣们则饶有兴致,似乎很期待这场“对决”后续走向。

  萧云却仿若置身事外,神色依旧淡定从容。

  只是她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抬手轻轻一摆,“公主言重了,且赋诗吧,我拭目以待。”

  小公主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情绪。

  沉默良久,她缓缓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眼中已满是诗意。

  紧接着,朱唇轻启,清脆的嗓音宛如夜莺啼鸣,在厅中悠悠回荡:

  风拂柳绦送远舟,暮云凝泪倚江楼。

  长亭古道音尘断,望断天涯几度秋。

  诗音刚落,先是陷入一片死寂,随即如炸开了锅一般,赞叹声、议论声此起彼伏。

  有人惊叹小公主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才情,诗中的意境悠远哀婉,风似有情,柳绦仿若丝带,牵系着即将远去的行舟;

  暮云仿若被离人的哀愁感染,化作盈盈泪水,倚靠着江楼,凝望着远方;

  那长亭古道,是离人远去的方向,自此音信断绝,留下思念之人在岁岁年年里,望穿秋水,苦盼归期。

  而萧云眼眸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不过瞬间,便恢复了常态。

  小公主此刻正一脸得意地环顾四周,接受着众人的夸赞。

  仿若一只得胜还朝的凤凰,浑身散发着骄傲的光芒,那眼神时不时飘向萧云,似在说:“这下知道本公主的厉害了吧!”

  御花园内,此刻仿若成了诗词的竞技场,众人的目光在小公主和萧云之间来回穿梭,气氛既紧张又热烈。

  就连高坐上位、见惯了各类才情展露的纯妃,此刻也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几分赞许之色,轻声开口,“这小公主,还真有几分文采。

  毕竟她不是咱大清贵女,而是自遥远蒙古而来的公主,能作出这般意境深远、情感细腻的诗,着实不易。”

  纯妃的声音虽轻,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引得周围的妃嫔、大臣们纷纷附和点头。

  皇后高坐在上位,凤袍加身,仪态万千。

  只是此刻,她那精心描饰的眉心微微蹙起,目光扫向下方众人,最后落在了纯妃身上,眼中满是疑虑与不悦。

  皇后暗自思忖:这科尔沁的小公主确实展现出了,几分出人意料的文采,可这纯妃到底是何居心?

  在如此庄重、关乎皇家颜面的饯行宴上,她竟然公然出声力挺那小公主,全然不顾场合,莫不是脑子糊涂了?

  这宫中生存之道,她向来是门儿清,今儿这般行事,实在蹊跷。

  皇后思考些许后,她的目光继而转向纯妃,那眼神仿若洞悉一切,幽深且意味深长。

  纯妃绝非是那等愚笨之人,平日里行事也是谨小慎微。

  皇后深知,以纯妃的脾性,做出这般看似冒失的举动,背后必定另有深意。

  思量再三,皇后心中不禁一凛,莫不是皇上的某些心思,被她察觉了?

  所以她才会想要,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让云云丢脸!

  可云云现在代表的不是个人,是整个大清,纯妃糊涂!

  再看纯妃,她方才还满脸兴奋,为小公主的诗作鼓掌叫好。

  此刻,感受到皇后投来的那道冷冽目光。

  她像是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瞬间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已然失态。

  她的双手不自觉地揪紧了手帕,脸上一阵白一阵红,忙不迭地垂下头,紧闭双唇,不敢再多言语半句。

  在这无声的对视中,御花园的气氛愈发凝重。

  众嫔妃虽不明就里,但也都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后与纯妃之间微妙的气氛变化,纷纷低下头,佯装专注于眼前的杯盏,生怕一不小心卷入,暗流漩涡之中。

  那小公主站在中间,似是被众人的夸赞捧上了云端,愈发显得意气风发。

  她莲步轻移,主动上前,面向众人盈盈一拜,脆生生地说道:“承蒙诸位谬赞,本公主惶恐。

  但既是比试,还请在场诸位也品鉴品鉴萧姑娘的诗作,看看究竟孰高孰低。”

  说罢,她挑衅地看向依旧安坐于席的萧云,眼神中满是得意与期待,仿佛已经笃定自己胜券在握,高声喊道:“萧姑娘,接下来该你了。”

  萧云仿若未闻,她这带着几分尖锐的催促,依旧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

  她身姿优雅,脊背挺直,举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