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朕贪心了

  乾隆见此,嘴角噙着一抹宠溺的笑,丝毫也不介意,在他心中,只要云儿开心就好。

  待萧云吃得差不多了,放下筷子,轻轻擦拭嘴角,乾隆便知晓时机已然成熟。

  他微微挺直脊背,目光温柔地投向萧云,含情脉脉地开口,“云儿,朕今日想为你赋诗一首。”

  萧云一向知晓乾隆才情出众,诗词造诣颇高。

  听闻此言,她顿时来了精神,眨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满是期待地看着他,脆生生地应道:“好呀,弘历,你说我听着。”

  乾隆略一沉吟,站起身来,龙袍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他踱步几步,目光深邃,似是在脑海中搜寻着最精妙的辞藻。

  片刻后,他清了清嗓子,声音醇厚,在大殿内缓缓吟道:

  青霭绕寺钟磬悠,初逢惊瞥意难收。

  歹徒利刃凶光现,弱女孤身勇志酬。

  舍己迎锋血溅处,护君解厄爱凝眸。

  銮舆携影回宫阙,十载相依岁月稠。

  晨钟每共研诗韵,暮鼓常随论史谋。

  夏赏芙蕖池上舞,冬观瑞雪殿前浮。

  笑谈逸趣知心意,悄解烦忧抚怨愁。

  悄立君旁娇怯怯,柔肠暗转意悠悠。

  今逢及笄嘉辰至,盛宴华堂烛影柔。

  意厚难宣唇半启,且吟拙句隐风流。

  弦音袅袅思来日,醇酒盈盈醉晚秋。

  愿化星辰常照护,余生相伴共兰舟。

  乾隆那饱含深情的诗句自他口中悠悠吟出,仿若一道灵动的溪流,瞬间淌入众人的心间。

  满堂宾客先是一愣,仿若被这突如其来的深情击中。

  片刻之后,喝彩声如汹涌的潮水般轰然响起,一波接着一波,震得殿中的雕花窗棂都微微颤动。

  众人交头接耳,面上皆是震惊之色。

  那诗中的情意,恰似春日暖阳下完全消融的冰雪,毫无保留地袒露在众人眼前。

  既有对来日岁月的殷切期盼,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他与萧云携手漫步于宫闱花丛、共赏四季更迭的画面;

  又有愿如星辰般默默守护的赤诚,好似夜空中永不陨落的繁星。

  坚定地为萧云照亮前行的道路,更直白地道出要与她共度余生、共泛兰舟、相伴同行的心意。

  这般毫不隐晦的爱意倾诉,饶是这些见惯了风风雨雨的权贵们,也不禁为之动容。

  众人心中都跟明镜似的,心照不宣地交换着眼神,心底的好奇愈发浓烈,暗自揣测皇上究竟何时,才会正式将册封萧云,一事提上日程,又会赐予她怎样的位分。

  毕竟,萧云入住养心殿,日夜陪伴在乾隆身边,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在这宫廷之中,人多嘴杂,消息传得比风还快。

  可即便如此,十年来,这一情况竟从未改变。

  要知道,哪怕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按宫规也绝无可能留宿养心殿后殿,那是帝王专属的休憩之地,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与威严。

  而萧云一介孤女,却能打破这铁律,一住就是整整十年,这背后所蕴含的深意,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满朝文武大臣们暗自咂舌,深知皇上定是在背后费了诸多心思、做了无数筹谋,才能让这有违常理之事如此顺遂。

  后宫嫔妃们虽心中酸涩嫉妒,却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强压下满心的委屈与不甘。

  就连太后那边,竟也未曾出面阻止,足见皇上的手段与决心。

  这般帝王的心机与谋略,仿若一张无形却坚韧的大网,将所有可能的阻碍都一一化解,令人望尘莫及。

  但凡有点眼力见儿、脑子还算聪明的人,此刻都默默告诫自己,千万不能莽撞行事,去触皇上的霉头,否则定是吃不了兜着走。

  萧云坐在席间,她眨巴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眼中满是欣喜与感动,对于乾隆的诗,她倒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她随后抬起头,目光盈盈地望向乾隆,脆生生地说道:“弘历,你的诗很好,我很喜欢。”

  乾隆微微侧身,目光始终焦着在小云身上,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终是忍不住缓缓凑近云儿的耳畔。

  他身上的龙袍随着动作轻轻拂动,带起一阵淡淡的龙涎香气。

  那温热的气息轻轻撩动萧云鬓边的发丝,他轻声问道:“那云儿可明白,朕诗中所要表达的含义?”

  萧云她眨了眨那双灵动的大眼睛,眼神中透着认真与专注,“我自然是明白的,诗里说了你我的初遇。

  那时的惊险仿若昨日,我还记得你眼中的惊诧与感激;

  又说了这十年相伴,那些晨起诵读、日暮漫步的时光,桩桩件件都刻在我心里;

  还有你期待着咱们往后余生也能一起共赴,这又何尝不是我心中所想所愿呢。”

  说到此处,萧云微微仰头,目光盈盈地望向乾隆,眼中满是期许与笃定,“弘历,我说的可对?”

  乾隆凝视着云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