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太后担忧

  乾隆见好就收,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手臂微微用力,依旧将萧云稳稳地抱在怀中。

  仿佛她是这世间最珍贵的宝物,须臾不可离身。

  他侧身面向餐桌,另一只手拿起象牙镶金的筷子,目光扫过桌上琳琅满目的菜肴。

  他眼中满是宠溺与斟酌,似是在思考哪一道菜,最合萧云的胃口。

  不一会儿,乾隆夹起一块色泽鲜嫩的水晶虾仁,那虾仁在烛光映照下,晶莹剔透,仿若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他微微倾身,将虾仁递到萧云嘴边,轻声说道:“云儿,尝尝这个。

  这可是御膳房精心烹制的,今日刚从江南快马加鞭送来的鲜虾,极为鲜美。”

  声音轻柔,仿若怕惊扰了萧云用餐的兴致。

  萧云微微张嘴,轻轻咬住虾仁,虾肉入口即化,鲜嫩的口感伴随着淡淡的清甜,瞬间在口腔中散开。

  她满足地闭上眼睛,轻轻咀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含糊不清地夸赞道:“嗯,好吃……”

  乾隆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意,他又接连夹起几样菜肴。

  有翠绿欲滴的翡翠白菜、香酥可口的黄金烤鸭。

  还有软糯香甜的桂花糖藕,每一道菜他都先细心吹凉,再递到萧云嘴边,看着她一口一口吃下,眼中的满足感愈发浓烈。

  期间,萧云偶尔会被噎到,乾隆便会立刻放下筷子,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眼中满是焦急与关切。

  乾隆口中念叨着,“云儿,慢些吃,莫急……”

  待萧云缓过劲来,他又重新拿起筷子,继续投喂,仿若乐此不疲。

  就这样,在这温馨的餐厅里,乾隆一点一点地投喂着萧云。

  两人之间流淌着的温情,仿若比桌上的珍馐佳肴还要令人沉醉,时光仿若在此刻静止,只留下这满室的爱意与甜蜜。

  慈宁宫的膳厅内,烛火明明暗暗地闪烁着,仿佛也在应和着太后此时略显沉重的心境。

  太后坐在那张雕花梨木餐桌前,面前的珍馐佳肴摆得满满当当。

  可她却只是用手中的玉筷随意夹了几筷子青菜,便微微皱眉,意兴阑珊地命人撤了下去。

  一旁侍奉多年的桂嬷嬷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她赶忙上前一步,屈膝行礼后,轻声出言问道:“老佛爷,您今日怎么吃的这么少?

  可是饭菜不合口味,要不老奴让御膳房再给您做几道您爱吃的?”

  桂嬷嬷的声音轻柔且关切,满是对太后的忠心。

  太后并未立刻回应。

  她伸出手,缓缓拿起了放置在一旁小桌上的佛经,那佛经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看得出是时常翻阅的。

  她修长的手指轻轻翻开书页,似是想要从这佛门智慧中,寻得片刻安宁,可思绪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听到桂嬷嬷的问话,太后轻轻叹了口气,将佛经缓缓放下,目光透过那摇曳的烛火,仿佛望向了很远的地方。

  良久,太后才幽幽开口道:“哀家今日还是第一次见皇帝那般失控,还有云云,他们两个之间……”

  太后微微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无奈、有忧虑,“哀家不知道日后皇帝还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桂嬷嬷见太后这般忧心,赶忙出言劝慰道:“老佛爷,皇上一向极有分寸,这次也是因为萧姑娘受了委屈才会如此。

  想必平日里,他是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桂嬷嬷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神示意旁边的小宫女给太后,重新斟上一杯热茶,希望能让太后的心情,稍稍舒缓些。

  太后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热气氤氲在她的脸上,却驱不散她心头的阴霾。

  她心里清楚,自己是个母亲,疼爱儿子是天性。

  可她同时也是大清的皇太后,她自然要为大清的未来考虑周全。

  太后又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心事。

  她缓缓说道:“希望皇帝不要像先祖那般失了分寸才好。”

  太后这话里,暗藏着对往昔岁月的隐忧。

  当年先祖为情所困,曾在朝堂之上掀起不小的波澜,差点动摇国本,那些前车之鉴如同鬼魅一般,萦绕在太后心头。

  桂嬷嬷瞬间就明白了太后所指为何,她张了张嘴,想要再出言相劝几句,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深知太后此刻内心的纠结,再多的言语,或许也只是徒劳。

  于是,她便没有再开口,只是默默地走到太后身边,静静地陪着太后。

  太后轻轻拿起那本被放下的佛经,再次翻开,试图用佛经里的智慧,来驱散心中的不安。

  两人就这般在静谧的膳厅内,相对无言,唯有那轻轻的翻书声,在空气中缓缓流淌。

  养心殿内,暖意融融。

  用过晚膳后,乾隆兴致颇高,拉着萧云在暖阁的雕花梨木桌旁摆开棋局,准备对弈几盘。

  烛光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投映在墙壁之上,仿若一幅岁月静好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