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7章 不过是杀鸡儆猴!

  曲下的不只是沈自安的膝盖,沉落还有在座朝臣的心。

  九千万两,那是个什么概念?

  东陵每年的税赋收入,不过才数百万两。

  即便是举倾国之力,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陛下怎么能为了建一座楼,做出如此大预算?

  沈尚书是户部的***又如何?

  户部并非沈尚书的,东陵更不是沈尚书的。

  这不是为难人么?

  为难人……

  在众立即就会意了。

  仙宫、道长,都是被削利的刃,直指沈尚书,誓要血染剑锋才能罢休。

  原本因为乍然听到这个消息而激起情绪的在众,纷纷按捺住欲要开口劝谏的心思。

  倘若陛下一意孤行,誓要做劳民伤财之事,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斗胆死谏。

  不成功便成仁,就算是因此死了,也能青史留名。

  但如果这是针对朝中某个官员的局,那么他们需得静观其变,方不至于一步错步步错,最后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面对沈自安的惊愕,元贞帝冷笑一声:“怎么?沈爱卿不想看到东陵昌盛?!不想看到百姓安居?!不想看到朕万古千秋?!”

  一个个问题犹如带着刺的鞭子,抽在沈自安老迈的身躯之上。

  每落一个字,沈自安的腰便躬一分。

  直到匍匐在地上,犹如枯朽的老木,再也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

  这些问题,他怎敢回答一个“是”字,只怕沈氏九族的性命,要交代在这一句话之上。

  沈自安满目悲怆,却也很快就保持镇定,他缓缓开口:“陛下海纳百川,胸有宏图大业,乃是东陵之福,百姓之福。”

  “只是仙宫殿宇工程浩大,预算极高,臣认为当徐徐图之,不可着急,以免做不到尽善尽美,反而让仙人不高兴。”

  “在筹集预算期间,我们正好有时间细心筹划建筑图纸,以及工人与工期,方方面面都完善,方能筑成仙宫。”

  元贞帝眯起眼睛,就那么盯着沈自安。

  他的眼底划过一丝陌生的情绪,仿佛这发须皆白的老者,不是伴他数十年的朝臣。

  很显然,他很意外沈自安竟然没有歇斯底里地反对。

  不过也只是刹那惊讶,他很快就恢复如常:“如此说来,沈爱卿是同意承担起调度银钱、筑仙宫摘星楼之事了?”

  元贞帝就是要他当众允诺,就是要把他逼上死路!

  沈自安闻言,浑浊的眼底情绪莫名。

  他匍匐在地,缓声应下:“一切遵照陛下的指示。”

  元贞帝挑唇,先是一抹冷笑绽开,然后又迅速变成那仿佛熟练到极致的温和笑意:

  “沈爱卿不愧是朕的股肱之臣,先坐下吧,这大好的日子,难得忙里偷闲,这些事情过了今夜再议。”

  沈自安退回座位。

  他就那么坐着,僵着身子。

  许久过后,他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嘴里如同嚼蜡般,咀嚼着他这宦海沉浮的一生。

  元贞帝的目光不时落在他的身上,嘴里却招呼着在座臣子:“都别怔着了,今日君臣同乐!尽情地吃,尽情地喝!”

  有人举起酒杯,向元贞帝说着好听的话,换来几声赞赏。

  有人向同僚敬酒,互道贺词。

  殿内又恢复了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喜乐景象。

  仿佛适才的事情从未发生,也没有人听到过九千万两的巨额数字。

  但白明微却清楚地知晓,事情才刚刚开始。

  萧重渊夹了一筷子菜放到白明微碗里,轻声开口:“你认为接下来又有什么好戏可看?”

  白明微默默地吃着菜,接着淡声回应:“左右不过是杀鸡儆猴。”

  是的,杀鸡儆猴。

  元贞帝欲要杜元康代替沈大人,自然会想方设法除去沈大人。

  倘若适才沈大人竭力反抗建摘星楼,他直接顺水推舟便能迅速处置了沈大人,把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交给他亲自择选的人来做。

  但沈大人并未那样做,他没了立即处置沈大人的借口,必定还会再度发起后招。

  一个九千万两的荒唐数字,将他想要拔除沈大人的目的公之于众。

  接下来他处置沈大人的举动,就是要让大家知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可以轻而易举对所有人生杀予夺。

  哪怕是几朝元老也不例外,警告大家必定要安分守己,心悦诚服于他的权威!

  老白相已经倒下了,如今户部的***又以这种方式被拔除,试问满朝文武如何不人心惶惶?

  这不就是杀鸡儆猴么!

  萧重渊放下筷子:“沈大人适才的态度你也看到了,他并没有选择和皇帝正面冲突,可见他心底,兴许还抱着一丝生的希望,许是你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