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始作俑者

  “简直就是如椽巨笔,生花妙笔!”

  “无不字字珠玑,句句经典,让人叹为观止呢!”

  “不,还不准确。我说的是,您的这支笔,俗话说,文人一支笔,胜过毛瑟三千啊。”

  “您这支笔,简直堪比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

  “不,简直就是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再现人间!”

  “降妖除魔?”江昭阳心中一凛,这家伙是什么意思啊?

  “不!不!”曲倏面红耳赤,急忙摆手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

  “曲总,那你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您这支笔,简直堪比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变化多端,妙用无穷。”

  “它能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更重要的是,它能秒变渡船。”

  “金箍棒一伸,哦不,是笔一伸,一指,就成了一艘渡船。”

  “渡船?渡谁?”

  “我呀!”

  “曲总,你要比喻你什么呀?”

  江昭阳的脸上露出了不解之色。

  他显然没有料到曲倏会有如此奇特的比喻。

  “江镇长,您可还记得,二年前正是您那生花妙笔,犹如神奇的金箍棒,轻轻一挥,便化作一艘坚实的渡船,引领我穿越波涛汹涌的困境,稳稳当当地渡上了成功的彼岸。”

  “如今,我能有幸成为镇、县、市三级人大代表,这份荣耀与成就的背后,您的鼎力支持与无私帮助功不可没。”

  “您的,这个,这个恩情我永生铭记啊!”

  “否则,我做出了成绩,没有人吹嘘宣扬,上面怎么能发现我呢?”

  “酒香也怕巷子深,金子埋在土里不发光也是枉然。”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默默无闻往往就意味着被遗忘。”

  “若非您那支笔,在关键时刻为我摇旗呐喊,将我的故事、我的成就编织成引人入胜的报道,否则,怎么可能电台有声,荧屏有影,媒体有报道?”

  “又怎能奢望会有领导的亲自接见与表彰呢?”

  “没有那些报道作为敲门砖,我曲倏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厂长罢了。”

  “恐怕,就没有博合化工日后的蓬勃发展,也没有我曲倏的今天了。”

  “当时有领导说,小江这篇报道能让你曲倏的厂子生产再上一个台阶,让全镇gdp涨三个点。”

  “为什么呀?说到底,还是因为各方的助力多了,开绿灯的多了啊。”

  “那些原本对我持观望态度的合作伙伴,看到媒体上的正面报道,纷纷伸出了橄榄枝。”

  “政府部门也因为我的企业成为了当地的明星企业,利税大户,给予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这一切的转变,都是从您的报道开始的。”

  “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拜您所赐啊!您是始作俑者。”

  “您金箍棒,不,您这杆笔啊......”曲倏突然用手在茶杯里沾满了水。

  他在茶几上划出蜿蜒水痕,茶水竟在茶几上洇出渡船形状,“当年您的笔锋轻轻一转,哗啦一声,就给我造出了一艘诺亚方舟。”

  说到这里,曲倏又打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比喻,“比如美女,虽然天生丽质,但养在深闺人未识。”

  “一朝选在君王侧,她的美貌便能迅速传遍天下,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您说,对不?”

  “但问题是,这世间又有多少女子能够如此幸运,得以‘一朝选在君王侧’呢?”

  “这背后,需要的不仅仅是机遇,更要有那慧眼识珠的媒介,有那能够一眼看出千里马的伯乐相中才行啊。”

  “否则,即便是国色天香,也只怕是要在深闺中默默凋零,最终化为尘土,无人知晓,对不?”

  “要不是您妙笔生花,我这土老板哪能三级跳成人民代表?就像杨贵妃那会儿......”他忽然哼起荒腔走板的《长恨歌》,皮鞋跟在地上打着拍子,随着曲调,在地上有节奏地打着拍子。

  曲倏的皮鞋跟发出“咚咚”的声响。

  这声音在这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

  听到这里,江昭阳脸色煞白。

  他想起了形容枯槁的王德昌老人的那一双颤抖的手,和他说的村里五个去世的人。

  还有自己的署名文章被剪成纸钱的那一幕,瞬间心如刀绞,痛彻心扉。

  窗外的梧桐叶簌簌作响,江昭阳的手微微发颤。

  江昭阳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产生了幻觉。

  在这一刻,他仿佛被卷入了一个漩涡,幻觉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让他分不清哪里是真,哪里是假。

  恍惚间曲倏油腻的笑脸与王德昌老人沟壑纵横的面容重叠。

  江昭阳看到王德昌老人用那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