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脉络量子动力生产线

  两天后,陈念带着3.2吨50%氧元素逃离塞巴斯塔。

  3.2吨50%氧元素是三千多年来陈念最大的一笔收获,可以支持默沙东号以1.5倍光速持续飞行六年时间。

  这么大一笔巨款,陈念也有些心虚,直到默沙东号加速到0.5倍光速,离开赛文星系范围,他才放下心来。

  将驾驶权限交给自动驾驶系统,陈念开始例行复盘。

  事后复盘必不可少,陈念需要评估自己对风险和收益的判断力。

  寻找明妍是一个长期过程,陈念没有犯错的余地,他要做到比默沙东智脑制定的最佳方案还要更好。

  几天后,例行复盘结束。

  陈念打开随身智脑,展开一份从塞巴斯塔拿到的高浓度编程元素环境诱导基因突变技术看了起来。

  这项技术多用来生产稀有编程元素,例如编程度氮元素、钠元素等等。

  工程师们制造出一个稳定的高浓度编程元素环境,通过定向诱导技术生成特殊生物,该生物可以在特定器官内产生稀有编程元素。

  也就是说,生物体内可以容纳一条编程元素生产线。

  生物器官编程元素生产线集成度偏低,由于生物体型限制,生产线长度短,可生产编程元素编程度通常不超过0.0001%,实用性很小。

  陈念很早以前就对这项技术有所了解。

  这项技术虽然实用性不大,但应用却很常见。

  游戏公司把这项技术应用在游戏真实背景上,直接改造一个封闭环境甚至一颗星球,建造稳定高浓度编程元素环境,定向诱导生成含有编程元素器官的人造生物。

  这些生物拥有游戏生物特点,例如喷火,隐形等等,形成一个真实游戏背景世界,深受游戏发烧友的爱好。

  塔图就没少去此类游乐场甚至真实背景世界玩耍。

  想到塔图,陈念对这项技术产生了一点兴趣,耐着性子看完。

  详细看完这份技术档案后,陈念第一时间想到是能不能在默沙东号内部建设一条50%氢元素量子动力生产线。

  由于历史原因,逐光星系势力几乎都集中在两侧,越往中心,文明和势力越少,补给越困难。

  陈念需要考虑极端情况下自行生产燃料的情况。

  将飞船设置好巡航路线,陈念将全部精力投入编程氢元素生物量子动力生产线的构建。

  生物量子动力生产线,本质上是一条特殊的蛋白质通道。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定蛋白质大分子,在与特定氨基酸分子接触时,改变目标原子能级,通过规律性能级变化,注入能量。

  这个操作方式和电磁场工业生产线底层原理一致,都是通过电子跃迁通道注入能量信息。

  因此被称作量子动力生产线。

  构建蛋白质通道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外部干预,直接制造蛋白质通道;另一种是定向诱导,生物自主进化出蛋白质通道。

  实际应用中,定向诱导效率低下,外部干预是定向诱导的进阶技术。

  从零开始构造一条生物量子动力生产线,首先需要反推能量注入数据,第二步分解这些数据,第三步利用这些数据反推蛋白质大分子结构。

  最后一步使用蛋白质大分子构建生产线。

  智脑推导出每提升0.0001%编程度,需要使用1200万亿亿个蛋白质大分子,种类超过一亿种。

  完整的50%氢元素量子动力生产线,大概需要23亿种蛋白质大分子,这已经超出蛋白质结构极限。

  外部干预和定向诱导技术解决蛋白质结构极限的办法是在蛋白质内添加编程元素,利用编程元素可控特点,生成异种蛋白质大分子,模拟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大分子。

  这样可以把蛋白质大分子种类控制在千万级别,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

  一个月后,默沙东号推导出第一代完整的50%氢元素量子动力生产线技术,只不过长度超过数十亿公里。

  想要大幅度优化缩小体积难度很大,就需要消耗大量50%氧元素乃至更高等级的编程元素。

  只是如果陈念能搞到大批量高等级编程元素,也就不需要搞出一条50%氢元素生产线了。

  陈念第一次尝试就这么失败了。

  不过陈念想到一个好玩的事情,那就是把脉络改造成一条量子动力生产线。

  陈念的脉络之前进行过改造,使用部分编程元素替代正常元素,可以让脉络神经反应大幅度提高。

  这项技术被用在原始格斗上,可惜同为原始格斗好友的哈姆西克战死后,陈念只是在超级智脑上进行过技术迭代,在没有进行过身体实验。

  生物量子动力生产线跟脉络替代技术很像,都是使用异种蛋白质分子替代原本蛋白质分子,生成新功能。

  说干就干,陈念开始改造脉络,植入异种蛋白质大分子。

  身体脉络总长度只有不到一百米,为了提高集成度,陈念使用50%氧元素来替代蛋白质分子上的普通氧原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念用了两天时间在脉络里面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