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李世民的第四赏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世民接着说道:

  “朕决定,在突厥设安北都护府。”

  “各部君长,皆为都督,隶属于安北都护府。”

  “安北都护府之长,为都护,三品官。”

  李世民说完,看向了李靖,说道:“此职由李靖李爱卿以兵部尚书兼领,遥领各部兵马。”

  李靖行礼道:“臣遵旨!”

  李世民继续说道:“此外,安北都护府,还要再设副都护两人,四品官。”

  “其中一位安北都护府副都护,将前往坐镇安北都护府,管理辖境的边防、行政和各族事务,朕决定让乔师望前去。”

  乔师望,是大唐驸马,庐陵公主的夫君,乔备的父亲。

  众人纷纷看向了站在人群中的乔师望。

  乔师望赶忙走了出来,行礼道:“臣遵旨!”

  这时,在场的人心头一动,望向了程俊,陛下对程俊的第四赏,肯定与安北都护府有关,现在独留了一个“副都护”,难道......

  文武百官此刻也猜到了这一点,齐刷刷的望向了程俊,心中波涛汹涌起来。

  果然,下一秒,李世民开口说道:

  “过去,朕想过很多次,如果有一天,平定了突厥,那个时候,应该如何处置归附我大唐的突厥子民?”

  “这个问题,朕也与宰相们聊过,问过他们的意见,有人说,应该将他们安置在我大唐境内,也有人说,应当将他们安置在境外,充当屏藩,但这两种,皆有利弊。”

  “而程爱卿的见解,让朕意识到,起用程爱卿,便可两难自解。”

  李世民望向程俊,说道:

  “因此,这另外一名副都护,由程爱卿兼领,其主要职责,是改善突厥之全貌。”

  “具体该怎么做,程俊可在长安城拟好章程,交予都护,再由都护下放公文给在突厥的副都护,由副都护乔师望全权处理。”

  “凡有与改变突厥之全貌相关之事,安北都护府上下,都要全力协助程爱卿!”

  李世民扫视了文武百官一眼,说道:“这,便是朕予程爱卿的第四赏。”

  众人闻言,心中震撼至极。

  程俊这小子,一下子从一个言官,一跃成为突厥的三把手。

  现在的程俊,是爵封长安县伯,兼领安北都护府副都护,身穿紫袍的御史台侍御史。

  要知道,程俊才十六岁。

  这一串名头,放在一个十六岁少年头上,给人的感觉,就两个字,震撼。

  程咬金此时低着头,一声不吭,站在他旁边的张公瑾正羡慕看着他,见他这般样子,有些奇怪,儿子得到这么大的封赏,他怎么还低着头啊,不高兴了?没理由啊。

  他凑过去一看,发现程咬金的脸上,灿烂的跟一朵花似的,眼睛眉毛都笑的快要打结了。

  程俊此时也在咂舌,回过神来,行礼道:“谢陛下恩赏!”

  李世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这是朕的四赏,另外朕要再赐你八百段匹,宝物二十件。”

  说完,李世民敞开双臂,发出朗朗笑声,对着文武百官道:“突厥已定,大喜的日子,朕要大赦天下!”

  “今日晚上,朕要在凌烟阁举办宫廷晚宴,文武百官皆需到场,一起庆祝!”

  文武百官纷纷应道:“臣等遵旨!”

  李世民转头看向李靖等人,说道:

  “朕要去一趟太庙,参加献俘仪式。”

  “几位爱卿,你们此番一路辛苦,等结束之后,你们再回去休息。”

  李靖等人纷纷点头道:“臣等遵旨。”

  程俊也行了一礼,和众人一起来到太庙。

  在各种乐器的吹弹擂奏声中,颉利和义成公主低着头,以俘虏的姿态,站在太庙外面。

  李世民则穿着天子衮服,极具庄严肃穆的走入太庙之中,陈述着平定突厥之功。

  等到整个仪式结束,已经是下午一点左右。

  程咬金、程处默、程处亮,以及手持圣旨和装有衣服木盒的程俊,一起骑着马匹,回往怀德坊家中。

  程处默望着街路两边熟悉的景物,啧啧道:“好久没回来,一回到京城,看啥都感觉亲切。”

  程处亮嬉笑道:“大哥也有这种感觉?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呢,三弟,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程俊此刻也在观察着朱雀大街,点头说道:“我跟大哥二哥的心情一样。”

  程处默这时望向程咬金,发现程咬金手握缰绳,坐在马背上,脸上的每一处毛孔,都带着笑意一般,时不时还一个人低头嘿嘿地笑出几声。

  程处默一脸无语,骑马来到他身边,说道:“爹,你能不能别笑了,从太庙开始到现在,你的嘴角就没下来过,你正常点。”

  程咬金回过神,哼哼道:“你懂什么!”

  “咱老程家,今时不同往日了!”

 &em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