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诗会三题

  “他说我们要向古人一样多作诗作词,并宣布诗会正式开始了。”

  “原来是这样,还是公子厉害,我一下就懂了。”

  “哼!哪里来的碎嘴丫头,王大人乃当朝翰林学士,永康元年状元,也是你二人可随意评论的?”

  旁边一位头戴方巾的文人听不下去了,狠狠的瞪了一眼环儿。

  将这丫头吓的往李卓身旁一缩。

  “吆喝?你又是哪里蹦出来的?本公子说的有错?我就说了你能如何?”

  李卓双臂抱胸,抬起头,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

  自己和环儿闲聊,关他什么屁事?又没说什么侮辱王存的话来。

  一旁的李福见此也瞪圆了眼睛,凶狠的的看着对方。

  看他打扮,就是个普通书生,而李卓有丫鬟和恶仆相随,一看便是不讲理的纨绔。

  也不敢再多说了,撂下一句场面话。

  “真是有辱斯文。”

  说完就赶紧离开了此处,距离李卓远了一些,生怕李卓锤他一样。

  李卓见此开心的哈哈一笑,又吃了个糖葫芦,心情愉悦。

  玲珑诗会的比试过程,三日前衙门就已经贴了告书,而且这已经是安阳郡主举办的第四场诗会。

  规矩都是差不多的,永灵桥上那些女子,便是“唱诗”之人。

  古人的诗词除了诵读之外,配以曲子唱出更受人们欢迎。

  船上的那个大鼓,名叫“文鼓”。

  如果诗词得到了三位评讲的认可,便会送去永林桥上,让那些女子直接唱出来,并配上优美的舞蹈。

  如此一来,便可给人最大的享受,同时,船上的文鼓也会跟着响起。

  分为一响到九响。

  将由三位评讲,各自出一个题目,放出来让大家写,最后根据文鼓响起的总次数,最多者为此界诗会魁首。

  前五名者,都将获得进入郡主船纺的机会,到时不仅会获得丰厚的银钱奖励,更是能借此机会名扬天下。

  所有人皆可以参加,永林河上的那些船上,还有两岸,有不少穿着特殊灰袍的人,他们是白玲珑特意安排送诗帖的人。

  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位,李卓所在的这处字谜小店也不例外。

  倘若李卓想参加,只需要将诗词写好交给对方,他自然会送到船上。

  每一个参加诗会的人,无论如何也会绞尽脑汁将三题全部作出来。

  否则人家三首,你两首,起步线就比人家低,何谈夺魁?

  河上一艘极为精美豪华的船上,里面坐着两个年轻人,他们面前也有美酒佳肴,身边还有貌美的婢女伺候着。

  船舱内也不知点了什么,充斥着令人十分舒服的香味。

  其中一位,正是李卓在天香院见过的那位田朗,今年高中榜眼的田氏族人。

  另外那位能和他同台而坐,自然也非一般人物。

  此人相貌只能说颇为一般,身穿一身淡蓝色的儒袍,看上去十分有气质。

  他叫周风,乃大庆六部之首,当朝从一品的吏部尚书周如之子,同样在今年高中进士,被誉为北方四大才子之一,更是大儒徐孝同的关门弟子。

  在大庆仕林之中,号称诗画双绝,才学家世俱是绝顶的人物。

  “周兄,前面三次你都没有参加,此番怎会想起过来了?”

  田朗举起酒杯与他对饮了一下,微笑着问了句。

  周风抬头看了他一眼,同样带着淡淡的笑容。

  “田兄何必明知故问?近日来那位鱼小郎君的几首诗词,难道田兄没听说过?”

  说完二人相视一笑,一切都不在不言中。

  虽然巴结上白玲珑,对于许多人而言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他们二人并不需要这层关系。

  这是白玲珑举办的第四场玲珑诗会,他们偏偏这一次来参加,原因只有一个。

  根据小道消息,鱼小郎君有可能是林州人士,这次玲珑诗会大概率会来参加。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过这只是一种说法。

  他们都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这个年纪也正是意气风发,好胜心最强的时候。

  都想来会一会这个传说中的鱼小郎君,如果他们的诗作胜过鱼小郎君独占鳌头,也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好处。

  就在他们聊天之时,本次诗会的三个题目终于出来了。

  评讲之一,大理寺少卿童绪出的题目是,“平阳玲珑诗会”。

  翰林院学士王存的题目是,“山水”。

  观山书院院长的题目为“战。”

  当此三个题目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十分吃惊,继而陷入了苦思之中。

  此时李卓已经带着环儿和阿福,来到了一家酒楼坐下。

  这里位于二楼,位置很不错,虽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