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我们是最后一道屏障

  第239章 我们是最后一道屏障

  陈冰冰看着范局长的样子也是忍俊不禁,搓了搓周书语的腰,小声问。

  “小书包,这个什么三七分水、二八分沙是什么,好像好厉害的样子。”

  陈冰冰声音虽然小,那清脆甜美的声音,包括林增益在内几个领导都听得清楚。

  范文东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指望得上,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周书语。

  周书语看着这些大领导看着自己,脸上一红。

  “这个是我们祁镇长提出来的,说是古人的智慧,参考都江堰的原理来搞得,主要是起到隔沙分水的作用,具体是要祁镇长说才能说清楚。”

  周书语硬着头皮解释了几句,把锅甩给了祁同伟。也是好在周书语这地方没少跟祁同伟来,多多少少听进去了一些。

  林增益也反应过来,对啊,这个是祁同伟提的,找他就对了。

  “同伟,说说吧,给我们解释解释。”

  祁同伟嘿嘿一笑,感叹现在的资讯太不发达了,要是在20年后,估计随便拉个小学生一问就能讲清楚。

  祁同伟只能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天府之国、盆西平原和都江堰的事情,大家渐渐听明白了。

  马桔镇的水库通过模拟都江堰的方法,用两千年前古人的智慧,通过水自身的特性,把沙子给甩到了固定的位置。

  这样不但保证了水库里尽可能的减少沙土、保护了发电的设备和大坝,也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到时候在这个岛上看周围的风景,就会看到清澈深绿的水,看起来就像是湖泊一样。

  集齐了实用、景观还有饮用等多重功效。

  林增益给祁同伟竖起了大拇指。

  “你小子不是汉东大学政法系的嘛,怎么你还偷偷去上水利水电工程的课?”

  “哈哈,爱好爱好,刚好喜欢看书,一直也没机会去看看实地情况,只能自己搞了。”

  “到时候我们汉东省的老百姓想看都江堰也不用特意跑到那边,来马桔镇就行。”

  “林市长,您看后面的这几栋建筑,就是我们复古专门做的酒店,以后水库蓄水之后,可以坐船到这里,然后乘船游我们汉东自己的都江堰,这一切都不需要门票,免费参观。”

  祁同伟嘴角一扬,回到了老本行,不忘了宣传自己的旅游小镇。

  祁同伟还特意看向了陈冰冰,示意陈冰冰赶紧做记录,这些东西要写到宣传报道里啊。

  结果发现陈冰冰盯着自己手上的那只有点旧的派克钢笔,不好意思的连忙递过去给她。

  差点都忘了还陈冰冰的钢笔了,不过这支笔看着旧旧的,写起来手感确实不错。

  “手感不错。”祁同伟由衷感慨,然后就看到陈冰冰的可爱笑脸瞬间红了,祁同伟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递笔的时候碰到了陈冰冰的手,估计是让人误会了,连忙找补。

  “这支笔手感不错。”陈冰冰的脸更红了。

  之前她从李丽彤那里听来的都是祁同伟出生入死,智计频出的故事,还真是没想到,祁同伟还是一个草莽鸿儒式的官员。

  陈冰冰开始有点明白,为什么祁同伟在任马桔镇期间总是能够披荆斩棘,和他强大的知识储备是完全分不开的。

  “不对不对。”

  众人正在其乐融融的时候,趴在地上的范文东窜了起来。

  “祁镇长,都江堰应该是四六分水、二八分沙,你们怎么是三七分水,而且你们分水还是反着来得,那不是说如果是洪水的话,水库第一时间承担了主要的压力。”

  范文东这时候跑到祁同伟的身边,拿着方案的纸,满脸的疑惑。

  此时的范文东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桀骜不驯,带着疑惑语气却是十分诚恳。

  “肯定有区别啊,都江堰四六分水保护的是平原,干旱水往平原走,洪水的时候水往外流。”

  “我们这个水库保护的是马桔镇、吕州市还有京州,干旱的时候水往城镇走,让农田得到灌溉,洪水的时候水往水库走,水库做最后一道屏障。而且这一段是经过马桔镇的,四六分水意义不大,三七分水,能够让水库更快蓄水。反正在桥头村这个方向,发电机组出来的水又会回流到金江,受影响的只是马桔镇这一小段。”

  “我记得我在上次金山县会议上就提出来过,我们马桔镇搞的水库,要作为汉东的一道屏障,我们这么大的水库,完全可以确保整个汉东没有大型水患。”

  祁同伟说的肯定,其实十足。

  林增益带头鼓起掌来,这个说法在方案里面也提了,也是马桔镇水库小水电能够得到批复的原因之一。

  祁同伟做的这个水库的战略意义太大了,干旱能够放水灌溉农田,洪水来了能够蓄水,保护下游城镇,再利用水库的资源,搞旅游经济、发电等配套设施,简直是把能想到的能用到的全部利用上。

  上面刚提了一个环保的概念,祁同伟这里直接把生态文明示范区给搞了出来,什么叫做先见之明,这个就是先见之明。

  在大家想办法找试点拿政策的时候,祁同伟这里直接把样板搞出来了,全国推广学习,林增益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这小子野心不小啊,林增益好像明白了祁同伟要做的事情,大为震惊。

  甚至心里都在想怎么样才能搭上这趟便车,让自己也出现在这个全国推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