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官字两张口,禁军实力

  孙承宗和袁可立两人声音同时响起。

  “两位爱卿,说说想法,大家群策群力!”

  崇祯说完,看着众人,示意众人坐下。

  “臣认为是可以调动的。”

  孙承宗起身走到地图前:“昌平镇距离北京城七八十里路,距离宣府两百七八十里地,距离大同六百余里,

  如果林丹汗和建奴进攻大同,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调蓟镇或者宣府的兵来增援,宣府也是也同样的道理,

  昌平有三万五千人,调一半走,京畿重地,想悄无声息的解决剩下的一半,无疑是天方夜谭,怎么着都能坚持到京城的兵去增援!

  真保镇驻军保定,南直隶腹地,可以调动的!”

  孙承宗说完,又看向袁可立:“袁阁老怎么说?”

  袁可立扫了地图一眼,又看向众人:“如果真有敌人突破九边,围困京畿,你们指望昌平、真保两地的兵能守住?”

  简单的一句话,让众人无语凝噎。

  袁可立说的是事实,如果有敌人突破九边,那一定是战力强横的大军,三万人守什么?

  “与其让敌人进入腹地,不如加强前线,将敌人拦在边境,免得进入腹地劫掠、杀害百姓。”

  “臣的建议是,真保和昌平两镇的兵力可以各调一半去大同镇。”

  袁可立说完,便不再说话。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看众人能不能越过心里那道坎了。

  武英殿内众人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全部通过。

  “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了,那就从两镇调兵,但略作一些调整,

  昌平镇一半兵力调往宣府协防,真保镇一半兵力前往大同镇,另从京营调一万五千军士前往大同镇。”

  京营?

  众人听见京营两个字,脸色有些古怪,但均没有做声。

  京营是个什么情况,到现在众人都不清楚。

  皇帝整顿了二十六卫,但唯独没有对京营动手,反倒是将京营的掌控者英国公张维贤调到山海关去了。

  看着像是将张维贤调走,好对京营动手,但又好像是让张维贤防范辽东,皇帝的意思很是捉摸不定。

  “好了,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内阁拟旨给两镇总兵和京营,让他们明天午时必须出发,

  昌镇三日内必须到宣府,真保、京营十天内必须到大同镇,

  逾时者,三处总兵降三级,杖五十,带队将领杀无赦。”

  “臣等领旨!”

  众人行礼后,慢慢退出武英殿。

  但孙承宗却是留了下来,看着孙承宗,崇祯疑惑道:“孙爱卿这是?”

  “陛下,臣有件事情汇报!关于耕地的事情!”

  “说说!”

  “陛下,是这样的,内阁和六部尚书家里的耕地,准备捐给朝廷……”

  孙承宗语速很快,言简意赅的将事情讲了一遍。

  听完孙承宗的讲述和捐地的原因,崇祯对这群人的心思是哭笑不得。

  一是怕买地容易引起有心人怀疑,二是为官声做想,你把地卖了,虽然坑的是那些富商,但你让皇帝怎么想?

  贪财?自私自利?

  他们家里田地合起来价格也就几千上万两,他们都是正二品、三品,一年俸禄也在八百到一千两之间,几年就能抵平了。

  最重要的是只要他们在朝堂之上,占据部院之首,

  在权利范围内提携或优先一下家族子弟,皇帝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这才是最大的利益。

  其次,一旦售卖耕地的诏书颁发,那些买了他们耕地的富商会不会借着这个理由闹事,

  说中间有内幕啥的,到时候被有心人带节奏,他们的官声可就废了。

  得不偿失的事情,他们不会去做。

  “孙爱卿,这事既然诸位爱卿替朕着想,朕自然也不能亏待他们,

  你去查一查,只要是正规途径弄到的耕地,朝廷全部以五倍的价格买回来,此事让他们不要声张,等合适的机会再捐出来。”

  “臣代诸位同僚叩谢陛下圣恩!”

  孙承宗很是感激,要知道六部尚书和内阁五人,合起来差不多五六千亩地,

  即便全部以中田价格算,也是三四万两白银,如今五倍买回来,这可是大代价。

  崇祯很清楚,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那就得让他们尽可能的保住利益。

  官字两张口,只有喂饱了上面那张嘴,才能喂饱下面那张嘴。

  整个大明,也就十来人满足这个条件。

  说是双标也罢,妥协也好,利益互换也行。

  只要内阁和六部尚书不出问题,不反对,那就还地于民的计划就少了一半的阻力。

  他固然能将反对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