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拉帮结派:李靖

还要选老师,不早说?

  可房玄龄是谁,明知不可退,那就以退为进。他对李承乾拱手:“太子殿下,既已选魏征为师,不知为何还要选一老师。”

  李承乾嘿嘿一笑。

  “我要选的不是文师,而是武师。”

  呼!

  房玄龄吐出一口浊气,还好是武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文臣也是跟着松了口气。

  可武将这边,李靖这位大唐军神,李孝恭未出五福的堂叔,柴绍这位姑父等等......看向李承乾的眼神犹如洪水猛兽。

  并不是带一个徒弟有多难。

  难就难在面前这位是太子殿下,摔着伤着李世民倒好说,长孙皇后确定不找他们麻烦?

  整个大唐谁不知道惹李二都不能惹长孙皇后。

  为什么魏征还能活着,还不是长孙皇后在背后各种劝解。

  不然十个魏征都不够李世民杀的。

  李世民倒是好奇问道:“身为太子,何以需要将军做老师?难道东宫这些禁卫军不够吗?”

  其实李世民这话的意思是,太子不需要多强的武艺,而是学会治国之道就行了。

  虽然他是一位马上皇帝,但他相信未来的大唐天下不需要李承乾继续去征战,只需要治理好国家就行。

  李承乾却眼中迸发出寒光,冷冽的说道:“如突厥未平,草原各部虎视眈眈,我大唐周围还有高句丽、倭国、吐蕃、薛延陀等国,如太子不习武,何以安定天下,何以治理国家。”

  铿锵有力的声音,让李世民都语塞了。

  不就是学武嘛,都能跟定国安邦扯上。

  不过习武是好事,唐朝本来就是以武立国,以文治国,文武双全的皇帝越多越好。

  李世民不说话了,李承乾就在武将中来回巡视。

  这哪是在找老师,这明显是在拉帮结派。

  对于李承乾而言,只要不作死,太子永远是自己的。哪怕李世民忌惮他培养军士,但培养军士是任何一位太子必做的事情。

  要是没有自己的军士,未来出了什么事情自保都难。

  最终李承乾把目光停留在了李靖的身上,这位大唐战神。

  “李将军,可否收承乾为徒?”李承乾走到李靖面前,双膝就要下跪。

  李靖吓一跳,此时的他还没有平定突厥吐谷浑和薛延陀,还不能称之为军神。

  但在带兵这一块,李靖的造诣已经是登峰造极。

  何况李承乾还是穿越者,怎么会不知道李靖的威名。

  李靖连忙上前搀扶李承乾,用了一些暗劲不让李承乾跪下:“太子殿下,只是传授一些武艺而已,无需这般大礼。”

  本就与世无争的李靖,当然不会加入什么皇子之争中。

  因为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靖就是中立派,只效忠大唐,而不是皇帝。

  李世民看李承乾选得两个老师,有些皱眉。

  怎么就没选一个天策府的?

  尽选一些连他都搞不定的人。

  李承乾在被李靖扶着的时候偷偷的低声说了一句话:“李将军,如愿收我为徒,我愿为李将军出兵书,刊印天下。”

  嘭!

  听见这话,李靖瞬间放手。

  李承乾也是吃痛的直接膝盖砸在了地上。

  没办法,人家给的太多,没法拒绝。

  此时的大唐没有他的用武之地,李靖最大的愿望就是出兵书可以名扬天下,千古留名。

  这也是从古至今有名的将军心中之愿。

  不管李承乾是怎么知道他在写兵书的,但李靖真的无法拒绝这个要求。

  确实,后来李靖也出了兵书‘卫公兵法’。

  听见闷哼声,众臣也是伸直了脑袋去看,这......太子殿下拜师一个比一个卖力的。

  这么响,不疼吗?

  反正李世民听着就有些肉疼,眼皮还一直在跳。

  “李将军,请受承乾三拜,愿老师收承乾为徒。”

  砰!

  咚!

  轰!

  李承乾三拜一次比一次重,弄得整个崇教殿都是磕头声。

  皮肉之苦都受了,演戏演全套,磕头肯定要卖力。

  这样才让大家以为他身为太子,重视军事和武艺才行。

  李靖也是笑呵呵的点着头:“太子殿下如此大礼,某愧不敢当......”

  说的大家以为他并不打算收下李承乾,毕竟人家出了名的清廉。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