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报纸、孤儿院

  对于李世民的问题,李承乾心里早就有了回答。

  “父皇,当舆论到顶峰的时候,哪怕是五姓七望也要懂得避嫌。”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PS:比喻人民可以拥护君王,也可以推翻君王,君王须重视人民的作用。)

  “妙啊。”李世民瞬间眼前一亮,很快明白李承乾的意思。

  李承乾微微一笑,心累的同时,也是感觉到喜悦,李二终于明白意思了:“父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五姓七望在强大,也强大不过百姓。”

  “五姓七望也好,朝廷也罢,都首先是要有百姓,没有百姓又何以来的朝廷与五姓七望。”

  “所以当激起了百姓心中的愤怒,粮食涨价自然而然便迎刃而解。何况朝廷到时公布李师对林邑作战的胜利,到时百姓会更加依赖朝廷,拥护朝廷,世家便不以为惧了。”

  “甚好。”李世民此时有些激动,实在是没想到自己九岁的儿子,三言两语就能够化解此次的危机。

  围魏救赵。

  这招用的实在是妙极。

  可旁边的张阿难此时插嘴道:“太子殿下,臣不太明白,我们要以何种方式去宣传这种舆论?”

  这话也是提醒了李世民。

  如果按照传统的办法,恐怕舆论还没有宣传出去,五姓七望就得到消息,肯定会控制舆论。

  说不准讲出一些朝廷的隐秘,到时候......可真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李承乾挑眉道:“其实很简单,我们利用报纸即可。”

  “报纸?”李世民和张阿难一愣,从未听过的一个词语。

  李世民问道:“报纸为何物?”

  “这个嘛......”李承乾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相对应的东西:“便是邸报,邸报是给各个府衙看的,而报纸则是给百姓看的。”

  “首先我们会在上面确立标题,然后其中可以书写内容。”

  “可以分为几个内容,比如朝廷的政策、乡间趣闻、文学诗词等等,主要是吸引大唐的百姓来看这个报纸,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报纸是由朝廷掌控,上面朝廷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朝廷不让说的,一字不许提。”

  李世民脑海中想象了报纸的样子,很快出现了新的问题:“如此之多的内容,是不是需要很多人抄写?不然的话,如何能让整个长安城的百姓看见。”

  光长安城便有十万户,每户一份,也是需要十万份才行。

  邸报就是靠官员抄录,如果报纸也需要人手抄录的话,别说全大唐,单单长安城就写不出来这么多。

  李承乾缓缓摇头,神秘一笑:“父皇,您难道忘了活字印刷了吗?造纸工坊儿便有,活字印刷也是现成的。”

  “对啊。”李世民惊呼一声,后知后觉的笑了起来。

  这些东西在裴寂的庄子上不就有吗?

  不等李世民继续开心,李承乾便皱着眉为难道:“只是这两样东西这个时候肯定是不能够交给朝廷的。”

  “为何?”李世民本来高兴地表情,立马黑了下来。

  什么东西不能给朝廷,难道这逆子想要私藏?

  作为身怀天下的皇帝,肯定是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有这样的想法。

  李承乾一看,心头一惊立马摆手道:“父皇,儿不是那个意思,而是此时此刻不能够拿出来,朝廷内如此之多的五姓七望官员,要是拿出来了,如此简单的东西不就被学走了吗?”

  “到时五姓七望弄出来一个早报,晚报,长安报,我们又该如何?”

  钱没别人多,粮食没别人多,就连地恐怕都没有五姓七望加起来多。

  简直是天崩开局。

  想到这些,李承乾更加佩服黄巢了。

  要不是他,恐怕大唐国祚也到不了两百多年。

  李世民闻言之后,脸色微微好看了些许,只是眉头依旧紧皱着。

  “既然如此,那这报纸就你来负责,需要什么人手你直接找张阿难。”

  “是。”张阿难见这是正事,丝毫不敢耽误的便应了下来。

  李承乾却嫌弃的看了眼张阿难,拱手道:“父皇,儿不需要多少人手,只是希望在裴寂的庄子上建立一所孤儿院。”

  “孤儿院?”李世民忽然瞪大了眼。

  “没错。”

  李承乾继续说道:“大唐连年征战,孤儿乞儿弃儿到处都是,为了能够稳定他们的生活,为大唐积蓄人口,儿愿意在裴寂的庄子上建立一所孤儿院,专门收留大唐无父无母的亲人,同时也是让他们健康长大,教授他们知识,成为大唐有用之人。”

  此番言论,李世民震惊住了,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大唐的孤儿,乞儿,弃儿确实不少,李承乾有这份心,李世民是非常开心的。

  只是培养这群人需要非常大的开销,别说李承乾个人了,哪怕是他这个皇帝的内帑也是不足以供养如此多的人。

  “逆......你有心了,这事可不是胡闹,你知道培养如此多的人,需要多少粮食和钱财吗?你还要培养他们读书认字,可不是一笔小的开销。”李世民这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