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联名申诉

  次日,赵明来到宋阳县人民检察院。

  几经打听,得知赵军的材料已经到了公诉科,目前正处在审查阶段,如果检察院认为他犯罪事实成立,证据确实、充分,很快就会对其提起公诉。

  如果检察院认为他犯罪事实不成立或证据不充分,也可能做出不起诉的决定。这是此案的又一个重要关口。

  公诉科的科长姓姚,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戴着副金边眼镜,身材微微有点发福。

  赵明向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随即询问此案审查的情况如何了。

  姚科长说:“这个案子我才刚刚接手,对情况还不是太了解,暂时无法回答你的问题。”

  “这个案子有很多疑点,请你审查的时候务必留心。”赵明提醒道,把自己发现的疑点一一告诉了他。

  姚科长认真听他说完,说道:“你提出的问题我们会注意的,请放心就是。”

  赵明见他态度很诚恳,不像敷衍了事的人,跟他道了声谢,就告辞回去了。

  一周后,赵明再次来到检察院,询问案件审查的进展。

  姚科长说:“有一些眉目了,具体情况现在还不方便透露。”

  赵明试探着问:“提起公诉的可能性大不大呢?”

  “这个我也不知道。如果决定起诉,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你和你的当事人的。”

  赵明见他口风很紧,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就说:“我想见一见我的当事人,可以吗?”

  “这个你可以跟公安局提出申请。”

  “我提过几次了,他们不同意。”

  “那我也没办法,嫌疑犯是公安局在负责监管,要见面需要他们的同意才行。”

  “那我也没办法,嫌疑犯是公安局在负责监管,要见面需要他们的同意才行。”

  “你们不能出面沟通一下吗?”

  “抱歉,这超出了我们的职责范围。”

  赵明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怏怏而回。

  检察院不肯透露案件审查的进展,又无法见到自己的当事人了解情况,这个案子看起来前景不大妙。

  赵明心中忧虑,感觉有劲儿使不上,只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他把案件的情况告诉了侄儿媳妇。

  刘英闻信忧愁不已,满脸焦急地问:“这可怎么办啊?”

  “目前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等待检察院的审查结果了。”赵明无可奈何地说。

  “审查结果什么时候能出来呢?”刘英追问道。

  “应该快了,按规定在一个月之内,不管起诉与否,检察院都要给出审查结果。现在已经过了十天了。”

  “菩萨保佑,但愿不要起诉才好。”刘英祈祷道。

  “这种可能性不大,”赵明给她泼了一瓢冷水,“这个案子影响非常大,连市里的领导都很重视,要求限期破案。现在好不容易把凶手抓住了,不给出一个处理结果,他们是无法向上面交代的。

  “虽然目前有很多疑点,警方仍然选择视而不见,他们知道如果给赵军洗脱了嫌疑,就没法再抓到一个更靠谱的嫌疑人了。

  “那样后果会很严重,上面怪罪下来,有些人的乌纱帽就会落地,那是他们绝对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就算证据不足,他们也一定会提起诉讼。”

  “这么说,咱家赵军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刘英绝望地说,顿觉眼前一片灰暗。

  “也不一定,看法院怎么判吧,杀人不一定都会判死刑,有些会判无期徒刑,有的会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官会根据具体情况来考量。”

  赵明宽慰她道。话虽如此说,他也知道这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一旦公安局和检察院都认定一个人是杀人凶手,法院对其轻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几十年的律师生涯中,他还从来没有遇到过。

  “有没有可能会判无罪呢?”刘英侥幸地问,“毕竟他是冤枉的啊。”

  “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不过非常小。照现在的形势来看,我估计他至少会被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刘英闻言愁苦不堪,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大小都靠他养活,若真进大牢里关个十年以上,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她简直不敢想象。

  “老叔,你就想想办法,救救咱家赵军吧,我求求你了。”刘英哭着说道,就要跪下给他磕头。

  赵明忙将她扶住,让她不要这样。

  沉思良久,他想到了一个主意,对侄儿媳妇说:“现在光靠咱们自己,看来是很难扭转局势了,不妨换一个思路,依靠群众的力量。”

  “你的意思是?”刘英没有听明白。

  “你的意思是?”刘英没有听明白。

  “我回去写一份《申诉状》,把赵军的冤情全部写在上面,你让乡亲们都来签字,大家一起为他鸣冤。人多力量大,也许上面看到这么多人都为赵军鸣不平,会改变原来的想法。”

  刘英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当即同意了。

  赵明连夜写好了一份几千字的《申诉状》,交给侄儿媳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