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建兴九年的冬天

/>
  满宠无奈,只得顺着曹睿的话题往下说:

  “回陛下,屯田以备饥荒,又可足军中之食以防贼寇,乃是武皇帝留下的国策。”

  “今大司马欲在关中屯田,乃是与蜀虏相持的长久之道,实良策也。”

  “不过如今已入冬日,不宜迁移,陛下可先迁屯田官吏前往关中,以做规划。”

  “只待来年开春,再迁屯田军民。如此既不会耽搁关中屯田,又不致百姓动荡。”

  曹睿一听,点了点头,同意满宠的说法:“此言大善。”

  然后略一思索,又说道:

  “如今汝南太守上任不足两年,对屯田官吏,未必有君这般熟悉。君下去后,不妨拟一份名单上来,以免疏漏。”

  满宠连忙应下。

  待下去后,他不但精心拟定了一份名单,同时又写了一封奏章,再次表明欲留在京城之意。

  就在这时,扬州刺史王凌大意兵败的急报传到了洛阳。

  曹睿让满宠镇守扬州之意更坚。

  他亲自手写了一份手诏,让人送给满宠:

  昔廉颇强食,马援据鞍,今君未老而自谓已老,何与廉、马之相背邪?其思安边境,惠此中国。

  满宠看到陛下不惜拿廉颇和马援来劝说自己,当下不敢再请辞,再加上扬州急报,他只得连忙赶回扬州。

  经此一事,满宠终于在扬州树立起了权威。

  曹睿的性子很急,他在得到屯田官吏的名单后,再与汝南太守田豫呈上来的名单合到一起。

  然后让人按名单挑出官吏,往关中出发。

  待这批屯田官吏到达长安后,一层薄薄的雪已经覆盖了整个关中。

  天寒地冻的季节,别说是从汝南过来的屯田官吏,就连防备蜀虏的关中将士,没事亦是缩在某个地方烤火。

  司马懿在接手关中前,虽曾与曹睿说过,如今唯有紧守关中,不再分心凉州。

  可是当凉州全境陷落的消息传来,还是让他的心头颤了几颤。

  浑身上下,犹如着单衣立于此时的关中野外,寒意阵阵。

  这几个月来,他走遍了全军上下,与参加萧关之战的将士交谈,极力要把安定一战的每一个细节都还原出来。

  特别是萧关一战,究竟发生了什么,冯贼居然能以两万破十万?

  只是了解得越是详细,司马懿的心就越是发冷。

  从未见过的铁甲骑军,声如霹雳的抛石车,发射长矛的弩车……

  再加上精锐无比的士卒。

  这也是司马懿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蜀人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是怎么养起这等军伍的?

  当年虎豹骑破河北袁绍,败西北马超,堪称是天下第一骑军。

  为何到了文皇帝时代,就不见了踪影?

  一是因为养这等骑军实是太过縻费钱粮。

  战马精贵,除了要吃草,还要吃粮食。

  养一匹上好的战马所耗,几乎相当于五户人家所需钱粮。

  至于第二嘛,是因为彼时大魏已经完全平定了北方,偏偏南方的吴蜀,多是山阻水险,骑军发挥不出战力。

  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的精骑就够用了,所以保留虎豹骑的意义并不大。

  只是没想到,蜀人不但取得了陇右,甚至还能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组建起一支铁甲骑军。

  可是就算蜀地再丰饶,怎么可能支撑得起这等消耗?

  以大魏之国力,养虎豹骑尚觉得吃力。

  蜀国不过区区一州之地,他们是怎么养得起这些精锐骑军的?

  司马懿越想,就越是觉得对未知的事情有些担心起来。

  心情郁结之下,他登上长安城,欲冷静一番。

  没想到他才从登上城头,却发现早已有人到城头上。

  茫茫白雪中,此人来回徘徊,时而蹲下去,用手指在地上划着什么。

  同时可以看到他的嘴巴不断张合,看起来像是在喃喃自语,忽而又抬头看向北方,也不知在做什么。

  身边的侍卫正要去赶人,司马懿却是伸手止住,缓步上前,待看清地上所画时,他的瞳孔不禁微微一缩。

  为了能再看清一些,他不由地想要再靠近一些。

  脚步声终于惊醒了蹲在那里正入迷地在雪地上划来划去的人。

  他猛地转过身来,也不知是不是被吓的,只见他有些结巴地问道:

  “汝……汝是……何……何人?”

  “大胆!敢对大司马无礼?”

  侍卫大声斥喝道。

  年轻人神色大变,抬脚就欲后退行礼。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