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卖粮琐事

平时有什么事要联系家里,只管找他。”

  四儿看了看管事,又看了看张亭长,有些不知所措。

  “老匹夫有完没完,滚滚滚!”

  管理直接上手推搡,把人赶了出去。

  张亭长也不在意,顺势乐呵呵地走了。

  出来后,回到自己亭里卸粮的地方,看到亭里的人正蹲在粮堆周围晒太阳,当下便搬了块石块,一起挤到里头吹牛皮。

  乡下黔首,没多大见识,聚到一起,基本都是聊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什么哪家今年又多种几亩桑林,哪家又在山脚下开了两亩地。

  就连哪个提着了一块肉回家,就算是一个新闻。

  大伙平日里难得清闲,再加上日头正好,说得那是热火朝天。

  这时,一个中年汉子和一个年轻郎君并行而来。

  那中年汉子目光隐含锐意,他扫了一下这群人,一眼就看出了这里面的领头人物。

  只见他对着张亭长拱了拱手:

  “敢问阁下可是诸人之首?”

  “不敢不敢,鄙人姓张,乃是十里乡乙区戊亭的亭长,见过两位贵人。”

  张亭长不敢怠慢,连忙还了一礼。

  眼前这两位,身上自带上位者的气势,身后的随从,人人皆是佩刀,而且制式一看就是军中所用。

  光听张亭长所报地方名字,就知道是冯永平定越巂后新置。

  中年汉子听到张亭长的话,脸上立刻堆起笑容,摆了摆手:

  “什么贵人不贵人,不过就是路过的,看到这里正在收粮,所以就过来看看。”

  他看了看众人身后的粮食,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好奇的神情,“这些粮食,都是从哪来的?”

  虽然他极力做出亲民的态度,可是身上那股逼人的富贵之气,却是怎么也掩不住。

  张亭长不敢怠慢,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挠了挠头,一副十足乡巴佬的模样:

  “是这样,我们听说粮价高,想着家里有些余粮,所以就凑了点粮食过来,看看能不能换了钱,然给家里人添点衣服。”

  “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别处都想着要借粮,大伙家里居然还有余粮?”

  中年汉子有些吃惊地问道。

  “别处?别处哪里?”

  听到对方这么一说,张亭长警惕起来,“这几年来,可没听说附近闹过灾荒……”

  他一边说着,一边又特意看了看两人身后的随从。

  没错,的确就是行伍中人。

  本就是从军中退下来的张亭长很是肯定这一点。

  所以这两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中年汉子有些尴尬一笑,倒是旁边的年轻郎君给他解了围:

  “张亭长勿怪,我这位族叔,才从关中过来,不知道咱们越巂这边的情况,所以才有这么一说。”

  “哦,原来是这样啊。”

  张亭长恍然,一拍大腿,“要不怎么说是魏贼呢?贼人贼人,哪有本事像大汉这样,让咱们百姓吃饱饭?”

  “听说他们那边,种个地还要被官府收去五成,这个让人怎么活哟?一旦入了军,全家世世代代都要当死卒。”

  “家里的男子在前方为朝廷战死,后方的妻女却被官府强配他人,这能是人干的事吗?”

  张亭长当年在冯君侯麾下,可没少听说过魏贼那边的事。

  有些人还是从魏贼军中投靠过来的,拿自家的事情说给大伙听。

  张亭长这些年来,学过的字可能忘了不少,但这等事情,那可真是能记一辈子。

  “所以大汉必是要灭了贼人,大伙才能安心过好日子啊……”

  这些年大伙过上了好日子,越是不敢想像魏贼治下那些百姓的日子。

  苍头黔首见过多少事情?

  在他们眼里,张亭长跟着冯君侯走南闯北,乃是极有见识的人。

  寨子里的人看到别人不年不节的提个肉回家,都能嚼舌半天。

  所以就算是这些事情早就听张亭长讲过,不过此时再听起来,依然是津津有味。

  没办法,优越感总是比较出来的。

  更何况自己也是才从苦日子出来几年。

  只是大伙越是赞同张亭长的话,那中年汉子的脸色却越是古怪,甚至有些尴尬起来。

  年轻郎君看了他一眼,似乎是憋着笑意。

  他似乎比中年汉子接地气得多,竟是毫不在意地蹲下来,与大伙说话:

  “这位乡亲,这个时候你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卖,家里不会缺粮吧?”

  “不……不缺,家里留着不少呢。”

  四儿的大人下意识地就想要站起来,但一看对方也是蹲着,只得也随着对方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