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大手笔

p;冯君侯一听,顿时就是一愣。

  哈?

  啥意思?

  “叔父,我也没钱啊。”

  邓芝“啧”了一声:

  “贤侄啊,我知道,你叫我这一声叔父,是看在维哲的面上,那你能告诉我,你们为何以兄弟相称呢?”

  “当然是因为我们皆以忠义为先,义气相投啊。”

  放屁!

  邓芝心里骂了一句:

  这小文和果真是巧言令色!

  “对嘛,你们忠义为先,不都是为了兴复大汉么?兴汉会兴汉会,不就是这么来的么?”

  朝廷没钱是朝廷的事。

  但冯君侯除了能向朝廷要钱,背后不是还有一个兴汉会么?

  兴汉会连南中那种鬼地方都能开出财源来。

  没道理并州反而比不过南中。

  现在冯君侯自己跑到并州来巡视,邓刺史断然没有白白放过这位撒钱郎君的道理。

  “贤侄啊,你也知道,这并州本就不是产粮之地,而且向来又是汉胡杂居,实是不好治理啊!”

  “若非有贤侄治理凉州的先例在前,我也是没有信心治理并州。”

  邓芝目光灼灼地看向冯君侯:

  “别的不说,若是贤侄能让兴汉会在并州多开几家工坊,再开几处草场,就算是帮了老夫的大忙了。”

  嗯?

  冯君侯面色不变,再次举起耳杯,又轻抿了一口。

  我来并州,是干嘛来着?

  哦,对了,邓良现在还在南中搞清查运动呢。

  兴汉会打算用关中的地换并州的地这件事情,现在还是机密,没几个人知道。

  想到这里,冯君侯又看了一眼陪坐在自己身边的李慕。

  嘿!

  都是老狐狸,没有一个是傻子。

  李总裁乃是大汉最有名的纺织巨头。

  她跟着过来了,说明兴汉会少说也是有某种意向的。

  而邓刺史此时说出这些话,其实就是暗示他已经看出了冯君侯的意图——至少是一部分意图。

  想通了这一点,冯君侯放下耳杯,双手放在膝盖上,正襟危坐,说道:

  “邓叔父既然这么说了,那我也就不掖着藏着了。”

  邓芝大喜:

  “好,爽快!老夫就喜欢和爽快人打交道,不知贤侄此番到来,准备开几个工坊啊?投入多少钱粮?”

  兴汉会这么多年来,是怎么干的,只要眼不瞎的人,都大约能摸到门道。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招商引资,拉动经济,既能解决就业问题,又能解决地方财政问题。

  但知道门道归知道门道,关键是你得先有门路,得拉来投资。

  邓刺史这个时候就觉得,有个儿子在兴汉会,确实挺好的。

  “雁门塞外的平城旧址,吾欲建一座新城,矿场、草场、冶铁工坊、纺织工坊等不会少于三十个。”

  “五年时间内,计划投入三百万缗至五百万缗,不知叔父能从并州抽调多少人帮忙?”

  原来只想着能让兴汉会投几个工坊的邓芝,听到冯君侯的话,嘴里的酒一下子就喷了出来,失声叫道:

  “三百万缗!”

  冯君侯点头:“这是最低的数目,只多不少。”

  经过清查一事,兴汉会在大汉核心地区的扩张,注定是要受限制的。

  有些产业,该断则断,该卖则卖。

  正好拿到充裕的现金流,投入并州的新产业来。

  邓芝连胡须上的酒都顾不得擦,极其失礼地掰着有些哆嗦的手指头开始计算。

  大汉每年的赋税收入,大约是多少来着?

  有没有三百万缗?

  就算是分五年投入,那至少也有六十万缗。

  若是按五百万缗计,那就是一年百万缗!

  曹!

  兴汉会真入他阿母的有钱!

  一年就能拿出大汉赋税三成的钱粮!

  若不是知道兴汉会的大部分产业有皇家的股份,若不是眼前的人是心狠手辣的小文和,若不是兴汉会与朝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向清廉为公的邓刺史,都差点忍不住起了抢劫之心。

  看向面容郑重的冯君侯,邓芝不得不冷静下来:

  “不知君侯要多少人手?”

  “自然是越多越好。”冯君侯指了指外头,“我知道邓叔父担心这些胡骑回来,会扰乱并州。”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