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 襄阳之战

时间摧毁襄阳城水寨的原因。

  就是要把魏贼布置在荆州的水军尽可能地消灭掉。

  此时的襄阳城墙上,魏军的守将蒲忠看着南边城外的岘首山,满面的忧虑之色。

  原本是襄阳门户的岘首山,此时已经插满了吴国的旗帜。

  再转过头,看向北边。

  汉水的水面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吴国水军。

  而唯一的希望,上庸方向,却仍是杳无音讯。

  此时的蒲忠,已经有些绝望了。

  襄阳城确实很大,城墙很高,很厚。

  但蒲忠此时却是希望襄阳城能小一些,再小一些。

  否则的等话,待到吴军准备完毕,自己手里的守兵,就要不断奔波于各段城墙之间。

  更别说现在吴寇占据岘山等高处,可以把城内的布置看得一清二楚。

  时间一长,将士们难免会力有不逮。

  若是朝廷援军不能及时过来,失守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正在想着,只听得有报:

  “将军,吴寇射了书信入城!”

  “哦?”蒲忠一听,心头一动,伸手道,“给我看看。”

  打开书信,不出所料,正是吴寇的劝降信。

  不外乎是百万精兵围城,王师仁义,不忍城内百姓和将士受无谓战乱之苦,劝自己开城门投降云云。

  蒲忠还没有看完,就直接撕个粉碎,对着众将士说道:

  “襄阳城头,可看到汉水北岸,朝廷援军已至,正在设法破贼解围。”

  “吴寇之利,利在水军,余者何足道哉?”

  “然则水军岂能攻城?故而只要吾等守城不降,贼子亦没有任何办法。”

  说到这里,又扫了一眼周围,提高了声音,说道:

  “日后若是再有贼子书信入城,一律焚毁,不得私藏,否则斩!”

  众将士轰然应喏。

  陆逊、朱然、步骘从不同方向,把劝降书射入城中,在没有得到回应后。

  知道城内的守军铁了心要守城,于是开始做攻城的准备。

  在配重式抛石车运用在攻城之前,无论是何时何代,攻城的方式基本都没有多大变化。

  推冲车,架云梯,登临车,堆土山,掘地道……

  都是拿人命去填。

  虽说现在因为某只土鳖的非法穿越,让季汉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同时提前一千多年掌握了配重式抛石机。

  但工程营是季汉的机密,特别在经过杨仪事件之后,冯都护更加注重工程营的保密工作。

  魏国虽然也知道一些关于石砲的事情,但没有专业人士,以及没有大量试验,没有大量实战的情况下。

  高仿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搞出个山寨版,甚至有可能是拼夕夕版。

  马钧是厉害,但他再厉害,能打几根钉?

  不说那些什么抛射参数。

  就说打造这个东西的工匠,那可是需要经过培训。

  而且操作这个东西的将士,同样是需要经过培训。

  这其中还涉及一定的数学,物理,材料,机关等知识。

  就是季汉的工程营,已经有了标准化的雏形,但想要打造出威力足够大,数量足够多,能够打下大城的合格石砲,也需要不少时间准备。

  更别说对石砲仅闻其名,未见其实的吴国。

  襄阳城的东南方,是吴国的主攻方向,同时也是朱然所在的位置。

  为了尽快攻下襄阳城,陆逊给朱然配备了最精锐的将士。

  一队又一队的吴国士卒,辅兵,民夫,冒着箭雨,在前排举着大楯的将士的掩护下,背负土袋,推着装着土石的车子,不断地往护城河里倾泻。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人被流矢射中,或者倒地哀嚎,或者重伤毙命。

  这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而且仅仅是开始。

  数日之后,朱然站在襄阳城下,对着即将攻城的吴军将士许诺道:

  “上大将军只要襄阳,城破之后,城内的子女金帛,皆由汝等取之。”

  “但若是攻城不利者,”朱然看向诸人,一字一顿地说道,“那尔等家中子女金帛,恐将为他人所有!”

  言毕,他拔剑高喝道,“攻城!”

  隆隆的战鼓声响起。

  抬着云梯等攻城器具的吴国军士,开始冲向襄阳城。

  “放箭!”

  城头的守将看着吴军进入射程之内,开始下令。

  按理来说,襄阳这种大城,除了护城河,还应该在城下再立一道羊墙。

  羊墙前面还可以布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