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 养小人千日,用小人一时

着急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们。”

  说着,宗预端起茶杯,滋了一口茶,摇头晃脑地品了一阵,这才慢条斯理地说道:

  “求人嘛,总得有求人的态度。”

  “当年吴人遣使告知大汉,要行东西并尊之事,大汉多少人上书陛下,要绝其盟好?”

  “结果呢?还不是得派陈卫尉(即陈震)使于吴,贺称尊号?皆因我大汉彼时有求于吴也。”

  “今日这三成关税,就算是一定要交出去,老夫也断然不可能让吴人拿得这般轻松。”

  糜十一郎点头。

  哦,懂了。

  宗老尚书还是闲得慌,想要逗着吴人玩。

  糜十一郎拱拱手:

  “原来宗公是早有打算,是照操心太过。”

  言毕,就要告辞。

  吴地女子,侬语软糯,别具风味。

  什么也不干,听着她们唱《长干行》,都是一种享受。

  何苦与这等闲得发慌的老丈纠缠不休?

  谁料到宗预却是叫住他:

  “糜郎君与校事府的吕中书,关系很好?”

  糜十一郎略有迟疑,最终还是点头:“还好。”

  宗预一挑眉头:“只是还好?只是还好的话,此人居然会提前告糜郎君吴主所求?”

  “彼欲求荆州易市之利,照不才,正好管着这一块,他有求于我,能说出来的,自然是都说了。”

  “且依照看来,他对我提前透露此事,有没有吴主的授意,那也是说不准的事。”

  “哦?”宗预盯着糜十一郎,缓缓地问了一句,“此人,有用否?”

  糜十一郎一愣,然后强笑道:

  “宗公说笑了,此人有用没用,那是吴主说了算,我说了可不算。”

  宗预不语,只是继续看着糜十一郎。

  糜十一郎避不过,只能继续解释道:

  “不过校事府与兴汉会多有往来,合作已有十余载,要说交情,那肯定是不浅的。”

  宗预这才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下,问道:

  “那我就送个人情给糜郎君,让你们的交情更深一些,如何?”

  糜郎君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敢问宗公,此话怎解?”

  “你回去后,就说我给你交了底,三成就三成。”

  宗预看了糜十一郎一眼,“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你从中斡旋。”

  “唉呀呀,真是谢过宗公了!”

  糜十一郎喜笑颜开,对着宗预连连拱手:

  “我正愁着回去如何与他说呢,宗公这份人情,来得太是时候了。”

  宗预又大笑起来,指着糜郎君道:

  “巧言令色!方才还故意跟我苦着一张脸,现在又是这般模样,滚,快滚!”

  “尔等跟着那冯明文,也不分好的坏的,都一古脑学去了,不亏你们叫他一声兄长。”

  糜十一郎得笑嘻嘻的也不反驳,只是对着宗预又行了一礼,这才出门而去。

  吕壹心急,第二天大早上又过来寻糜十一郎询问了一番。

  糜十一郎拍着胸脯跟他保证,经过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述了荆州易市的重要性。

  宗公终于松了口,愿意让出三成关税,归还吴国。

  吕壹闻言之下,喜不自禁,再三确认,得到糜十一郎的保证之后,这才赶忙回去报信。

  果然,过了数日,吕壹第三次前来拜访糜十一郎,还是带着重礼而来,亲自请糜十一郎前去赴宴。

  这一次谈判,委实是让他在陛下面前涨了不少脸面。

  喝了不少酒,吕壹颇有些醉意地告诉糜十一郎:

  经过此事之后,校事府在荆州易市之事上,再无人可以动摇了。

  吕壹感谢糜十一郎,糜十一郎却是要去感谢宗预。

  很明显,经过此事之后,校事府对他的信任,又增进不少,更方便他在吴国的行动。

  宗预听完糜十一郎讲完事情经过,却是颇为感慨地说道:

  “吴主老矣,壮志已消,雄心不再。以前先帝曾言吴主,长上短下,其难为下;丞相亦曾言彼贤能为之用。”

  “吾如今观之,彼面容憔悴,肤腠松驰,两眼无神,目含赤色,气息浅短,此皆沉溺酒色,纵欲体虚之象。”

  “而吕壹等人,不过逐利之小人,因能敛财,却深受吴主信任。由此可见,吴国上下,弊病已深。”

  糜十一郎提醒道:

  “宗公莫要忘了,陆逊之辈,乃是明臣良将,不可小觑。”

  宗预呵呵一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