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荀老先生

的弟子,以及由弟子晋升的长老。

  内门的弟子长老,又分普通和真传。

  内门普通弟子,拜师普通长老,学宗门重要传承。

  内门真传弟子,拜师真传长老,才会获得应允,去学真正核心的,镇派的传承。

  这同样是两条晋升的路径。

  普通弟子,随着修为提高,晋升为普通长老。

  真传弟子,修为突破到羽化,晋升为真传长老。

  而宗门核心职位,包括副掌门和掌门,都只会从真传长老里选。

  普通弟子,普通长老;

  真传弟子,真传长老,乃至副掌门和掌门。

  这是两条看着类似,但泾渭分明的晋升之路。

  墨画的小脑袋绕了好久,才将内门和外门,外聘教习和内门教习,客卿长老和内门长老,内门普通弟子和真传弟子,内门普通长老和真传长老这些东西分清楚……

  “即便是宗门,也是阶层分明而复杂……”

  墨画感叹道。

  而将这些了解清楚后,墨画就明白,现在担任“教习”,给他上课的前辈修士,究竟是什么身份了。

  一些重要的课程,类似修行课,因为至关重要,都是内门真传长老,亲自负责传授。

  教授墨画修行课的,姓公孙,便是一位太虚门羽化境的,内门真传长老!

  偶尔有一位金丹教习,负责代课。

  这位金丹期教习,是公孙长老的亲传弟子,也是内门真传弟子。

  但是其他课程,侧重修道技艺的,便没那么严苛。

  譬如教炼符的,是个外聘的金丹教习;

  教炼丹的,是个羽化境的客卿长老;

  教炼器的,是内门的普通长老;

  还有教修界杂闻,史书典籍的,甚至是一些修为不高,但常年在外游历,见多识广,年纪虽大,但只有金丹的外聘教习。

  不理解这些,根本不知道,站在传道室中,为自己讲课的,究竟是何方神圣。

  甚至即便明白这些,有时候也都不大认得出来。

  而最让墨画看不明白的,便是上官旭师兄提及的那个“老长老”。

  “教阵法的,资历很老很老,脾气古怪,而且极为严苛,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更不容弟子有一点马虎……”

  这位老长老,弟子们都尊称“荀老先生”。

  荀老先生穿着的太虚门道袍,极为朴素,没有铭绣剑纹,款式也很老旧,不知是多少年前,多少代的道袍。

  他年老血衰,气息微弱,看着修为也不高。

  唯一的印象,真的就是“老”。

  满脸皱纹,有些佝偻,头发胡须,也全是白的,唯有目光矍铄,透着固执和严厉。

  比严教习还严厉。

  荀老先生教墨画阵法。

  墨画上荀老先生的课,一开始极为认真,坐得笔直笔直的。

  可几次之后,就有些懈怠了。

  因为他发现,太虚门筑基前期的阵法入门课,教的只是一品阵法……

  筑基前期,学一品阵法,算是中规中矩。

  更何况,有些弟子,本就不擅长阵法,教他们一品阵法,甚至算是有些“超纲”了,他们学着也很吃力。

  可墨画学着就很无聊了……

  这些东西,他早就烂熟于胸了。

  荀老先生声音沙哑而严肃,极重阵法基础:

  “阵法,讲究基础,基础不牢,贸然去学更难的阵法,不过是无根攀援的藤蔓,没有自己的根底。”

  “任何基础阵式,都要牢牢记住,画上千百遍,千锤百炼地去磨炼,提高阵法造诣……”

  墨画觉得很对,但这些他都练过了……

  一开始,荀老先生的课,还有些新东西,对于一品阵法的理解,也极为深厚,墨画还能听听。

  但毕竟只是一品,用的范例,也是通用的五行阵法。

  墨画听一两次,便理解得七七八八了,再后面,就纯粹是枯燥的重复了。

  墨画就有些懈怠。

  他没办法,又没事干,上课的时候,只能自己学自己的东西。

  表面上在听课,实际上在心中衍算,并且摹画二品阵法,偶尔提前预习,后面更难一点的阵法课程,看看有没有自己没学过的阵法知识。

  但衍算,是很耗神识的。

  这日墨画上课的时候,算着算着,一不注意,就把神识耗费得七七八八了。

  因为在上课,他又不能打坐冥想,恢复神识,便觉神识有些困顿,上下眼皮止不住打架。

  墨画只能强行忍着。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