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稀粥救济百姓

  而匀城城内的百姓整日清汤寡水,长期食用水源来充饥,每日饿的夜不能寐,与城外的百姓相差无几,只不过他们有遮挡风吹雨晒的房子罢了。

  “带我们去看看还有多少,实在不行再另想办法。”

  燕凛听言皱了皱眉头,心里头觉得很奇怪,如此境况,他的身子依然是这般肥胖圆润,再怎么样也应该因此瘦弱不少,怎感觉他并未有什么偏瘦的地方。

  匀县令听言并未再多言多语,直接领他们走了进去,这事情他想藏也藏不住了,直接坦白的说出来减少自己的罪名,他可不想丢了官职变成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

  二人本以为只有一些粮食,结果看到粮仓的那一幕十分惊讶,满满一粮仓的粮食,岂止三天的粮食,这些粮食完全可以度过这个洪灾。

  “这就是你所言的三天的粮食?县令府内怎会有如此之多的粮食?”

  燕凛怀疑的询问道,看着那些粮食都是完好无损的,心里头很是惊叹,原先他还想着怎么去寻找粮食,岂知这里有那么多粮食。

  “这些粮食只够下官与府中之人三天的饭量,没得办法,这已经很少了,这些都是百姓们自愿贡献给下官的粮食,大抵都是寻求下官帮他们处理一些事情,若是燕大人不相信,大可明察秋毫。”

  匀县令一本正经的说道,压根不打算将这些粮食是从百姓那得来的说出去。

  这些粮食根本不够他的饭量,他的肚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成了无底洞,一直需要进食,他也找过大夫来看自己的情况,全都束手无策。

  燕凛对他的所作所为并不是特别清楚,有了第一次欺瞒他的情况,他并未百分之百的相信县令所述之言,至于他的情况还得等救济那些难民之后再来定夺。

  “恐怕你这赘肉也是长期不规律不控制的大吃大喝所导致的吧?想不想瘦下来?”

  薛桐听后满脸惊讶,转眼看着县令的身形已然明白了为何他的胃口如此之大,看来想将这些粮食救济难民,恐怕得先解决县令大吃大喝的毛病了。

  “自然是想,这些赘肉太难看了,很是影响我的行动,只可惜无一有办法能够医治我这赘肉,前前后后喝了不少的良药,依然没有任何办法。”

  匀县令苦恼的说道,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赘肉,拿它根本没有办法。

  “我有办法,不过过程可能会有些辛苦,只要你能坚持下来,定能瘦下来。”

  她说道,心里头已然将方法制定好了,赘肉都是吃吃喝喝又不愿意运动,长期累计下来的,要想瘦下来不难,曾经她也是有研究这方面的美食。

  “真的吗?只要能瘦下来,让我做什么都可以,还往姑娘指点方法。”

  他一脸欣喜的说道,心里头有些迫不及待,这些年他一直喝那些苦到极致的药让他对药都有了反感,基本上只要是药他根本不接触。

  薛桐点了点头,从粮仓之中拿出了一些小麦稻谷之类的主食,燕凛则将那些米般了出去,县令在一旁看着也过去帮忙,他心里头对她的方法很感兴趣,尽管她还未告知于他是什么办法。

  “夫君,你将那些熬成稀粥,等会给那些难民们分,这些应该够了,如若不够到时再熬制也没问题。”

  她看着在淘米的他说道,至于一旁的县令她并未打算去管,此时难民更重要一些,至于县令,等她将那饱腹的干粮做出来之后也就可以开始她的瘦身计划。

  匀县令在旁看着本想帮忙,但是他的体型限制了他的行动,他也只能在一旁干看着,二人只是看了一眼,对他的行动并未放在心上。

  不久,燕凛让路虎路辰几人帮忙将那些稀粥端了出去,再者命县令将那城门打开放那些饥饿数日的百姓放了出来。

  他对于突然出现的他们很是疑惑,不过还是照着他的吩咐去办了。

  所有东西准备就绪之后,那些被放进来的难民刚进来便往四处逃窜,生怕自己再被赶出去,并未注意到不远处准备施粥的他们,不然大批难民恐怕会一上来直接扫荡而空。

  “这位大人把你们放进来可别捣乱骚扰城中之人,否则分分钟赶出去再也不允许进来,再者一个个排好队来此处领稀粥喝,老人小孩优先,每个人都有啊,切莫争抢造成混乱。”

  匀县令在旁看着一群群害怕的百姓们喊道,见他们只是找个地方躲起来,并未派官兵前去将他们抓起来。

  不少百姓听到他的话,心里头很是不敢相信,犹豫了片刻,有些已经饿的不行的过去领粥去了,凡是来领粥之人都与他们说了一声谢谢,手中捧着一碗稀粥都在颤抖,十分小心的端着喝下。

  燕凛看着这一幕有些心酸,这些百姓们一个个衣服破破烂烂,憔悴不堪,连一碗没有任何营养的稀粥都这般小心品尝。

  “谢谢哥哥,娘亲,我们终于有东西吃啦,不用被饿死啦,娘亲快喝。”

  一个孩子捧着自己手里的稀粥喊道,小心翼翼的来到自己母亲面前给自己母亲喝下,自己倒是在哪咽了咽口水,直言自己不饿。

  “不用担心,这里还有,不够再来排队就好了。”

  他看着直接多打了一碗给那孩子,随即摸了摸他的头发,温柔的笑了笑说道。

  那孩子抬眼看着他连磕了好几个头表示感谢,燕凛并未拒绝他的谢意,小孩子什么也没有,只能用此办法来表达自己的感谢。

  其他人看着这一幕,将他的模样深深刻在了自己的脑海之中,一个个很是感激,至于城中的百姓听到了动静,也纷纷从自己家中拿着碗排起了队。

  瞬间人数多了两倍,倒是没有人因此制造混乱,一个个安分的排着队,也幸亏稀粥煮的多,也不用多少粮食,救济这些百姓还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