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背防两敌

  见乱民就这么走了,紫晟苦着一张脸,道:“将军,怎的就这么放他们走了,我们的人白白挨了一顿打。”

  紫晟不比薛桐,他是半点儿没明白燕凛的良苦用心。

  知紫晟是个榆木脑袋,薛桐把这其中的门道与他解释了一遍,听的紫晟豁然开朗。

  待乱民走远后,燕凛检查了一遍军中士兵的伤势,见他们都只是受了些皮肉伤,并无大碍,才觉放心。

  现如今,燕凛的军队遭了匈奴土匪几次袭击,若是再遭重创,只怕是有命来,没命回了。

  方才,燕凛并非是置军中将士的安危于不顾,不过是他瞧着那些来的乱民拿的都是些钝器,未有刀枪一类,才下此命令。

  至此,方才的那事儿算是落下了帷幕。

  自燕凛来了郫县后,郫县的暴乱还是一如既往,丝毫不见好转,转眼来了都有小半月了,可他对于该如何平息乱民土匪一事儿还是没有半点儿头绪。

  燕凛不愿与乱民大动干戈,两败俱伤不说,搞不好结局还会不尽如人意,毕竟现如今他军中兵力不济,而在这些乱民的背后,是整个边疆匈奴的势力。

  虽说自新帝登基以来,匈奴已有许久未犯大宋国土了,可毕竟过了这么些年,不知匈奴的兵力究竟是发展到了何种地步,猛然硬碰硬,饶是燕凛,他的心里也没底儿,不说稳操胜券了,就连七成的把握都没有。

  这些天来,薛桐将燕凛的焦虑看在眼里,知燕凛这段时间以来寝食难安,她的心里也很是不好受,她多希望自己能替燕凛分担一些。

  突然,电光火石间之间,薛桐想起了方才那几个孩子对她说的话,当即心里有了对策。

  刚才事出突然,乱民突然动起手来,倒是叫薛桐把这个事儿给忘了,这会儿她才想起来。

  薛桐看着燕凛,低声道“夫君,你可还记得方才那几个孩子说的话?”

  燕凛何等精明,当即了然。

  薛桐笑着点了点头,缓缓道:“不错,我正是这个意思,这些乱民本是寻常百姓,之所以会沦落于此,一来是因家中无粮,二来是因住宅被毁,他们也是被逼的急了才出此下策,如若不然,便只能在家中等死。”

  紫晟听的一头雾水:“桐姐姐,我这听了半天,也没听出来你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嘛。”

  薛桐继续道:“依我看,不如夫君写信上奏,请皇上向郫县拨物资,以便安抚郫县的乱民和百姓,再请皇上动用国库中的银两,为郫县的百姓重建家园。”

  这下子,紫晟倒是明白了:“我知道了,如此一来,粮食有了,房屋也有了,郫县的乱民便没有再继续闹下去的道理了。”

  薛桐点头:“正是。”

  燕凛定定的看着薛桐,对她提的这个法子很是满意,只觉自己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这辈子才有幸娶了薛桐这么个善解人意、冰雪聪明的媳妇儿。

  打定主意后,燕凛便提笔写了一封信,信上写的便是方才薛桐提出来的法子,写完后,他火速派人将这封信件送了出去。

  然而,这封信石沉大海。燕凛等了有半个多月,也没得到任何回音。

  其实,这封信根本就没有送到皇帝的手里,而是在半路上,被御史大夫的人给截了下来。

  朝中之人皆是知道燕凛前去郫县镇压乱民土匪一事,私心里,他们并不希望燕凛成功平息郫县的暴乱。

  近来,燕凛锋芒毕露,深得圣心,惹得一众大臣嫉妒,他们巴不得燕凛今日就丧命于郫县的乱民匈奴手中。

  若是燕凛成功平息此事儿,待他日他回朝之后,他在圣上心里的地位定是又提高了一大截儿,待到那时,这朝中哪里还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因此,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一众朝臣不仅未派兵支援燕凛,反而在燕凛背后出兵,使他腹背受敌。

  这天夜里,燕凛的军队又遭到了偷袭,不过,这次来的不是匈奴,而是御史大夫的人。

  因着是在天子脚下,御史大夫不敢闹出太大动静,怕惊动了圣上,因此,这一次,他并未派出多少人马。

  虽说燕凛的军队接连遭了几次重创,但毕竟是经过正规训练的皇家军,再加上燕凛能征善战,军中又不乏像紫晟和紫云二人这般好身手的人,因此,此次偷袭并未成功。

  待将人赶走后,紫晟皱眉,低声问道:“将军,你可知方才那些人是何人?怎的先前从未见过?看着既不像乱民,也不想匈奴。”

  燕凛也是不知,他危险的眯了眯眼,望着那群人离去的方向,不知心中在想些什么,好半晌,才道:“我也不知,不过,这群人不可小觑。”

  经过方才的交手,燕凛清楚的感知到,这群人也是经过一番正规训练的,他们不像白天来的那群乱民一般,只知道撸起袖子使蛮力,而是有着明确的作战计划,就连离开的路线,都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方才,燕凛注意到了他们撤离的方向,那儿的地形易守难攻,即便刚才燕凛等人追了上去,只怕也只是空手而归,搞不好还会有去无回。

  这下子,燕凛一行人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不仅乱民匈奴对他们虎视眈眈,更是有一群训练有素的神秘人躲在暗处,伺机而动。

  燕凛的军队背受两敌,饶是燕凛,现如今也是焦头烂额,不知该是如何是好。

  虽说燕凛的处境艰难,但远在朝堂之上的皇帝却是不知,他只知郫县的情况不妙,却不知燕凛的处境已是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虽说皇帝也有心派兵给予燕凛支援,可这满朝的文武百官,竟是没有一个可用之人。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