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拜谒糜竺

  马谡挥退了斥候,轻声说道:“未卜先知的人,除了丞相,幼常再没见过别人。”

  诸葛亮瞥了他一眼,淡然道:“如果少主的话是真的,那他便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马谡打量了下四周,询问道:“接下来怎么办?我们信还是不信?”

  “我赞同少主的话。”诸葛亮眉尖微蹙,轻声叹道,“如今襄樊战事失利,关将军陷入魏吴的夹击中,此乃危急之秋。我俩现在就去面见主公,言明利弊,不能再拖了。”

  “好。”

  ……

  ……

  走出丞相行宫,刘禅并没有回世子府,也没有去见刘备。

  援救关羽的重大使命,刘禅将它交给了诸葛亮,因为对于刘备来说,诸葛亮的话比他这个便宜儿子权威的多。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关二叔,我尽力了,你可要挺住啊!”刘禅轻声呢喃道。

  霍弋紧跟在刘禅的身后,担任起保镖的职责,依旧是满脸的冷酷。

  或许是走得有些累,刘禅见到路边有一块光滑的大石头,竟招呼都不打,一屁股坐了下去。

  他活动了下胳膊,这具陌生的躯体充满着活力和朝气,比前世那具抽烟喝酒废掉的身体,不知好了多少倍。

  刘禅用力搓了搓脸,脑子很乱。

  救关羽是他改变蜀汉战局的第一步,可救下来之后呢?

  刘备还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倾尽蜀中兵力与东吴会战?

  夷陵之战会不会再次发生?

  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会不会再次上演?

  说实话,刘禅不知道。

  穿越者在新的世界是否会引发蝴蝶效应,这一点谁都说不清楚。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战争密集,战乱不断,导致人口凋零,百姓食不果腹,饿殍遍野,再加上天灾频繁,流年不利,人口数量降到极致。

  然而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还是综合国力的问题。

  蜀中多山路,崎岖艰险,唐朝李白有诗为证: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其防守有余,进取不足,大汉共十三州,魏国占据三分之二,蜀汉则偏安一隅,仅得了“天府之国”的益州,荆州丢失后,实力大不如前。

  蜀汉后期,更是人才匮乏。自诸葛亮、蒋琬、费祎等政治人才逝世后,整个蜀汉竟找不出靠谱的政治和军事人才,唯独靠姜维独撑大局。

  灭蜀之战,姜维更是以一敌二,对抗魏国两大军事天才,其结果可想而知。

  有人说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可如果不北伐,蜀国还能多撑几年吗?

  并不见得。

  蜀国国力本就弱于魏国,以攻代守,以险拒敌,也不失为良策。

  但综合国力的差距,不是简单的政策、征战以及武器就能弥补的。

  想到这些,沉浸在复杂情绪中的刘禅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蜀中多山川,山路崎岖,交通不便,那就修路!

  不是有句老话说得好嘛,想致富,先修路!

  蜀中人口凋零,外来人口数量少,那就鼓励商业,吸引商人入蜀!

  蜀中多天灾,粮食产量少,那就引渠水灌溉农田,兴建水利工程!

  当蜀中百姓生活富足,农田粮食大丰收,就能吸引外来人口源源不断入川,只要有了人口,有了商业雏形,何愁蜀汉不兴?

  到那时,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政策,遣一上将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必会箪食壶浆以迎蜀军,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想通这些,刘禅终于回过神,他举起白皙的手掌挡在眼前,目光透过五指的缝隙,抬头眯眼凝望着天空上那轮炎炎烈日。

  “蜀汉,我来了,这一世我将不会让你再有遗憾...”低沉的呢喃声,自年少轻狂的少年嘴中轻吐而出。

  想要彻底改变蜀汉倾颓的局势,刘禅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

  无论是修路、灌溉农田还是搞商业、搞科技研发,最需要什么?

  钱!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所图碎银几两,可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千惆怅。

  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有钱能解决世间百分之九十的烦恼,也能让原本倾颓的蜀汉帝国,豁然崛起。

  那么问题来了,蜀汉谁最有钱?

  糜竺。

  这位徐州富商在刘备穷困潦倒时,给予很大的帮助,他散尽家财,将妹妹糜夫人嫁于刘备,后跟随刘备来到蜀郡,倍受恩宠,待遇颇高,拜为安汉将军。

  他是商人,也是三国时期最为成功的天使投资人。

  他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倾囊相助,跟随刘备辗转流离多年,最终独霸一方。

  历史上,他的兄弟糜芳叛变,导致关羽兵败身亡,刘备也未祸及糜氏家族,可见其在蜀汉的重要地位。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