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谢欢的跟班小裴

  但她没想到他会这么认真,在他鞠躬的那一刹那,她也有些不知所措,回过神后,便有些惆怅。

  因为想到了前世的自己。

  裴彻的道歉与感谢,让她情绪复杂,鼻子亦有些发酸,“我们都是身在局中被推着走的人,倘若不努力,或许就会淹没在朝代的长河中,我们所做之事也并非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自己。”

  所以,不必感谢。

  不过,道歉还是应该的。

  有些话点到为止,不必再多说了,谢桑宁释然地扯出一抹笑,“我也希望你可以得到幸福。”

  裴彻站在她的对面,看着她,半晌后点了点头。

  “公主,驸马与太子殿下来了。”侍女禀报道。

  不远处,裴如衍带着谢欢悄然走近,但是停留在了花海以外,没听见凉亭的两人说话,正巧看见裴彻鞠躬的行为。

  谢欢甚至没看清凉亭内的男人长什么样子,进府的时候听小厮说裴家的二公子来了,想必凉亭中的男人就是裴家老二了。

  “嘶,”谢欢没去看身侧裴如衍的脸色,只感慨道,“你家老二竟然这么敬重央央。”

  裴如衍无话可说,在短暂的沉默后,还是应了,“他向来如此。”

  谢欢看着,颇为欣慰地点点头。

  一副很满意的样子。

  谢欢身边的宫人喊了一嗓子太子驾到,庭院中的侍女小厮纷纷行礼。

  不远处的裴彻也转过头来。

  对裴彻而言,谢欢有两重身份,一重是太子,一重是谢桑宁的父亲。

  但不论是哪一重,他都是第一次见。

  谢欢走近,他也规规矩矩地行礼,听到对方沉声说着免礼,他才缓缓直起身,但心里却并不轻松。

  不止是见太子的紧张,还有无法用言语表达出的微妙感。

  “何时回来的。”裴如衍走到裴彻面前,隔着一臂距离处停下。

  裴彻回答,“今日刚回来,拜见过父亲母亲,才来的兄长与嫂嫂这里。”

  “嗯,”裴如衍听他言语和行为都稳重不少,微微颔首,“在外面可有吃苦?”

  这个问题,裴彻迟疑了一下,后道:“算不得苦。”

  谢欢闻言,脸上看着没有笑容,嘴角带起肉眼看不出的弧度,“年轻人吃些苦是好的,你叫裴彻?”

  裴彻毕恭毕敬地回是。

  谢欢又问,“武艺如何?”

  裴彻谦虚道:“略通拳脚,不及太子殿下万一,但在军中也算有些微末功劳。”

  裴如衍自然地走到谢桑宁身侧,接过她手中糕点,一边听着岳父和弟弟的对话,适时插句嘴,语气严厉,“不过靠一身蛮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百姓抢回几只牛羊围了几个栅栏,岂敢在殿下面前居功?”

  说是不居功,却还是将弟弟做的事列举出来了。

  裴彻看向兄长,原想反驳的,毕竟他做的不仅这么几件小事啊。

  可话还没出口,他就呆滞住了,大哥怎么连旁枝末节的小事都一清二楚?

  大哥竟然这么关注他吗?

  裴彻的心中不由淌过一丝丝暖意,话出口时变得礼貌又温和,“大哥说的是。”

  而谢欢关注的点是,“只是抢回来?”

  裴彻想说不然呢,上面也没说要开战啊,还能挑起战争吗。

  但这话显然是不能直白地跟太子说的。

  在裴彻的沉默中,谢欢得到了答案,嘴角本就不明显的弧度,朝着反方向牵动。

  就在大家以后谢欢是在因牛羊被抢而生气时,谢欢却感慨道:“看来他们也物资匮乏。”

  凭着上一世的记忆,裴彻接话,“的确,他国百姓也不好过。”

  记得前世那场战争,本来以为攻入北蛮的王都,能够收缴国库,抚平战乱后的疮痍,哪料王都根本没钱,只有抓到的王储看着光鲜亮丽,国库早成了空壳。

  而他们的钱都花在了兵器战马上,以为靠抢掠与征战就能让国家繁荣,忽略了国的根本在于民。

  北边与南边生产之物与生活方式不同,国与国之间虽有贸易能够促进经济,但建设国家提升繁荣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

  抢掠的根本,是贫穷和缺乏。

  大晋依山傍水,国土面积广阔,不同的郡县发展方式不同,但各有特点,有发展经济的,自然也有发展矿业的,和发展农业的,互相扶持发展,相对来说还是能够自给自足的。

  因此,为防止他国作乱,从前是不能跨国经商的,闭关锁国不对外开放。

  而前些年开放的理由,却还是同一个理由。

  晋元帝想着,将本土有的,推向他国,不仅能够促进双方发展,也能带动边关的经济,不让边境的百姓总是遭抢掠。

  谢欢觉得父亲是好日子过久了,忘记了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伤害。

  当站在对面的人已经将你当做肥羊的时候,就是绝对不能退后一步的时候。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