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要去成都

  “好了,你们所有人都给俺散了,继续操练。”

  “是!”

  张飞一声令下,围观的众将士立马原地解散。

  在前面看到范阳大展拳脚的将士们果然个个兴奋。

  可相反在后面没有看到结果的,都忍不住轻声叹息。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范阳能打的名声,很快在数日之内,在张飞的军营中打响。

  范阳在军中称得上是“一战成名”……

  看到人都散的差不多了,张飞瞪着圆眼睛,憨憨笑道:“小军师,你刚刚还说,要加强军纪?”

  “不错!”

  范阳从张星彩那边及时撤回目光,这也让张飞没有第一时间发现站在身后的女儿。

  “我总结了一套加以完善的军纪,我称之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分别是……”

  张飞听着范阳一五一十的将二十世纪我军的优良军纪滔滔不绝的讲述出来,时而发愣,时而点头。

  “小军师,这些军规军纪,有一些和俺大哥当年起兵时,提出来的军纪是一样的。比如俺们行军在外,绝不会骚扰百姓,从来都是与民秋毫无犯。”

  范阳点头道:“不错,仁德睿智的将帅一定会这么做,但我说的是完善军纪,其中不打人骂人,不虐待俘虏,就未必都做得到了。”

  “这……”

  张飞听范阳说完,尴尬的老脸通红。

  别的倒还好说,打人骂人,正撞到了他的枪口上。

  还有虐待俘虏,这种情况在他的营中,从前也出现过这种情况。

  只是他张飞并没有严格去管,慢慢手下的将士都认为是张飞默许的,才更加放肆。

  范阳见张飞久久没有开口,就知道他曾经也犯过这种错误。

  如果让他不打人骂人,恐怕他也不是张飞张翼德了。

  范阳想了想,说道:“将军,您不是问我该如何治军吗?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只要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军规,号令全军。上至将军,下至士卒,人人自律,相互监督,我军自然而然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早日为关将军报仇雪恨。”

  范阳的最后一句话,如同一柄重锤,狠狠地敲击在了张飞的心口。

  “好,小军师,俺一切听你吩咐便是……”

  张飞的神情逐渐郑重,一字一句的郑重承诺。

  范阳也严肃的点点头。

  接下来的两天,张飞和范阳整日在军中谈论军事,顺便将拳法和新军纪颁布下去。

  范阳也毫无保留,将从前读到的孙子兵法,以及百家讲坛听到的古今中外着名战例,全部讲给了张飞听。

  张飞听得那叫一个如痴如醉,简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了。

  范阳还分析了项羽和韩信的用兵之法,这二人一个“兵形势”,一个“兵权谋”,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而现代还有一人,诸葛亮,他代表的是“兵阴阳”……

  很多人因为诸葛亮北伐的最终结果,以此判断诸葛亮不会用兵,不懂军事。

  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先不说不懂军事的人如何能进武庙十哲,就说诸葛亮写了《诸葛亮兵法》,你就不能说诸葛亮不懂军事。

  至于陈寿的那句“治戎为长,奇谋为短”,本身就是不够客观的。

  陈寿是史学家,不是军事家,他谈论军事,属于外行看热闹。

  况且治军厉害的人,他会不懂奇谋?

  奇谋的战果一定是降维打击的产物,例如韩信的背水一战,他的对手陈余本来和他就不是一个段位的对手。

  因此施展奇谋,才会得心应手。

  相反诸葛亮晚年的对手是司马懿和曹真,这两个人都不是蠢人,这个时候再用奇谋,往往不能发挥效果。

  至于这几年网络上沸沸扬扬的“子午谷奇谋”,其实也完全谈不上奇谋,魏延作为领兵大将,是合格的。

  但作为三军统帅,魏延显然还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儿。

  ……

  眼看距离十日之期越来越近,张飞也逐渐变得兴奋起来,每天都在盼着白旗白甲早日备齐。

  只要备齐白旗白甲,张飞便立马挂帅出征,挥军前往江州与刘备汇合。

  在此之前,张飞还有一件事要办……

  中军帐内,张飞看着面前乖巧的女儿,哄道:“彩儿,你听话,早点回成都去吧。”

  张星彩撅起嘴巴,连忙摇头道:“我不回去,回去又要面对那个讨厌的家伙了。”

  张飞气的直翻白眼,他当然知道女儿口中那个“讨厌的家伙”是谁……

  “混账话,什么讨厌的家伙,俺不许你对太子不敬。”

  “爹爹……”

  张星彩还想撒娇,却被张飞铁青着脸抬手打断:“够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