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有人来京城这边进货的。”
好东西不怕卖不出去。
一个铜板买这样一张纸,那也算是很划算的东西了——上茅房也能用啊。
乌雅秀贞见她有打算,也就不再过问了。
“额娘的书写好了吗?”倒是九格格,问起来乌雅秀贞那本事,乌雅秀贞笑眯眯的:“差不多了,就剩下个结尾了,要不然你也拿去看看?我知道你医术好,正好这里面有什么拿不准的,你可以帮我鉴别鉴别。”
九格格应了下来,自己去书房拿了出来看。
章佳氏带着十七格格从外面回来,见母女两个都在忙,就领着十七格格蹑手蹑脚的进屋,好一会儿,又拿了绣棚出来,笑着给乌雅秀贞行礼:“给姐姐请安。”
乌雅秀贞摆摆手:“可不用如此,来,看看咱们九格格的卫生报纸。”
章佳氏就放下绣棚去看,看完之后,自然也都是夸赞,她家世不算高,自然是知道民间的事儿的。所以呢,也有一些担忧:“富贵人家,这烧水的事儿是不用交代的。但穷苦人家,这报纸……但凡花钱的,都不一定是买得起的。”
所以这文章其实是有些鸡肋的,需要的人看不见,看得见的人不需要。
九格格沉吟了一番:“那不如,指点一下野外用水的法子?”
荒郊野外,若是不能烧水,人总不能被渴死吧?教导一些简易的过滤水的法子?
章佳氏觉得这倒是可行:“不管是谁,总有出门的一天的,但凡出门,这法子就能用的上。再者,就算是富贵人家,也少不了那有好奇心的人,总会想要试试这法子的。”
九格格记下这一点,报纸现下还没刊印,正好可以改一改。
章佳氏又看见乌雅秀贞的书,顿了下,就压低了声音询问乌雅秀贞:“姐姐,你说,你这书,能卖钱吗?”
乌雅秀贞顿了顿:“卖钱……应该是能的吧?”
“那我若是也写一本书……”章佳氏心思就有些活络,她其实是很拮据的,既不像是乌雅秀贞有陈家送钱,也没有乌雅秀贞那上辈子的记忆,自己买地换钱。
现在呢,胤禛和六阿哥长大了,好歹是还能回报乌雅秀贞了。
可她自己,十三还小,十五格格和十七格格是女孩子,将来要嫁人,要嫁妆。内务府给的嫁妆就是个定数,她想要给女儿更多,就需得自己掏钱,她娘家也没个赚钱的法子,她上哪儿弄钱去呢?
思来想去,正好看见乌雅秀贞这本书。
写书……也能赚钱的吧?
“你打算写什么样的?”乌雅秀贞问道,章佳氏掰着手指:“启蒙书,我这些年给孩子们启蒙,也算是有些心得体会,三字经千字文,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学得进去,还有描红该注意什么……”
九格格在一边听着,忙点头:“这主意行啊,章佳妃母,我是很赞同你这想法的,这样吧,我回头就找人商量商量,先给我额娘的书定个价钱,看是如何分润,回头您也有书了,就照这个规矩来。”
乌雅秀贞笑道:“就是用你额娘试试水对不对?”
“额娘您看您这话说的,这怎么叫试试水呢?这叫先驱者,您是第一个写这种类型的书本的人,将来必定青史留名呢。”九格格笑嘻嘻的说道,乌雅秀贞不上当,摆摆手:“我可不是第一个,那谁,神医还写过小儿方呢,专治小儿病。”
育儿书她当然不是第一个,有许多大夫都是研究过小儿病,特意写过方子的。
小儿生病不比大人,他们说又说不明白,疼也疼不明白,所以如何治疗小儿病,那就是一个十分严谨,又十分困难的事儿。
章佳氏瞧着她们母女说笑,心里对于写书这事儿,也有了隐隐的盘算,若是启蒙这方面的不好卖,那她就试试写别的?比如说,学规矩之类的。总有许多女孩子请不起教养嬷嬷,但买一本书的钱还是有的吧?
再或者,写话本?
这个是下下之选,若是没别的路子可走,她才会考虑这个。毕竟,堂堂后妃,写话本……若是让皇上知道了,必然不会高兴吧?
九格格在永和宫用了午饭才出宫,顺便去联络印刷的人。
趁着下午,乌雅秀贞干脆加把劲儿,将那育儿书给写完了。她本来想立马让人给九格格送过去的,但想了想,又派了人去乾清宫等着康熙,她好歹是个贵妃了,这点儿脸面,康熙还是要的。
等康熙到了永和宫,手里就被塞了一支笔,好不容易等乌雅秀贞说完,他就震惊了:“你说,让我给作序?”
乌雅秀贞点点头:“好歹也是妾身的第一本书,皇上就给妾身个脸面。”
康熙有些无语,他之前还有些不太赞同乌雅秀贞写书呢,现在好了,人还胆大包天的请他来作序来了。
“我有脸面,皇上不也有脸面?”乌雅秀贞振振有词:“这书若是能得到世人承认,那也是皇上您有眼光是不是?”
康熙不太想写,乌雅秀贞就笑道:“若是皇上不想写,那妾身就只能请太医院的大人们出面了,看看哪位大人能帮妾身写一篇。”
康熙就皱眉,倒是显得他多小心眼一样。
算了,不过是一篇序言。
康熙低头看了看书本,停顿片刻,拉着袖子在乌雅秀贞准备好的纸张上写起来,写的飞快,什么儿女都是心头肉,病在孩子身上,痛在爹娘心里之类的,很是肉麻。
乌雅秀贞却是十分感动:“难怪人人都说皇上是慈父呢,皇上这慈父心肠,当真是十分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