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几个位份不算高的。
她只含蓄得说这两天心情好,只章佳氏一个人知道写书的事儿。
章佳氏心里也是火热,她觉得自己不能和德贵妃比,但就算是只能卖出去三千本,也差不多能赚五百两银子了吧?她大不了……就多写两本嘛,反正在宫里闲着也是闲着,只要得空就写书,一个月一本,一年至少能写十本的吧?
一本五百两,一年岂不就是五千两了?
五千两就可以好好的给一个女儿置办一些嫁妆了,不过,也可以缓一缓,十五和十七年纪不算大,七格格那边还没动静呢,暂且轮不到这两个小的。
倒是可以先将十三的聘礼给准备起来了。
章佳氏回头就将乌雅秀贞的育儿书给买了一本,自己悄默默的研究——一本书卖的好,除了内容写得好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因素,章佳氏素来是个好学之人,她既然打算写书,肯定是不能埋头瞎干,得先研究研究这书哪儿好,取其优势才更有把握些。
乌雅秀贞自己本身也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她的文化全都是这辈子现学的,让她读书她能读得懂,但是要她咬文嚼字,那是有些为难人了。
所以她的书,就有些直白,通俗易懂。甚至,还有插画——这是九格格提醒的,被人万一看不懂文字,还能靠着插画猜一猜。正因为这插画,所以这书的印刷成本才高。
这可不是现代扫描一下就能印刷,这些插画全都是要一点点儿的雕刻出来才能印刷的。
章佳氏研究了十多天,然后就摩拳擦掌的开始写自己的书了,她打算先写一本培养女孩子的书,从启蒙读书,到规矩礼仪。和女戒女则之类的,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她并不在书中提什么贞洁之类的字眼,只写如何学习。
章佳氏写书这事儿,乌雅秀贞是知道的,为方便她写,她还特意帮章佳氏找了宫规,宫规对于一些规矩礼仪也是有要求的,章佳氏正好可以写上出处,这样才能避免被人挑刺儿。
乌雅秀贞自己是没空再来写第二本的,因为太后找她商量起来七格格的婚事。七格格的婚事在康熙的默许之下,一年年的往后拖,拖到现在,七格格已经十六岁了,现下定下来,明年成亲,这个岁数是正正好的。若是再拖下去,那七格格就成了老姑娘了。
再或者,若是不顺利,现下相看,明年定下,后年成亲,那会儿七格格十八岁,也还算可以。
但你看太子妃十八岁入宫,不也被康熙暗戳戳的催促生孩子吗?所以说,十八岁,已经是能拖的最晚的时候了。
太后看中得还是那舜安颜,因为之前太后相看过之后,佟家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所打算,自此之后就一直没给舜安颜娶亲,舜安颜也是耽误到了现在。
“你看,人家也是有诚意的,再者,我也让人打听过了,这几年,舜安颜也很是洁身自好。”太后笑着说道,身边连个伺候的丫鬟都没有,之前都给打发掉了。
佟家呢,这样的人家也不算是辱没了七格格了,佟家那可算是的上是大户人家了,京城里数一数二的。
佟家老太太呢,也亲自进宫求了,若是能得七格格下嫁,他们家是绝不会干涉小两口的日子的,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舜安颜日后的房里事儿,长辈是不会插手的。
“舜安颜长的也好,你看,小伙儿端端正正。”太后说道,拿了画像让乌雅秀贞看:“身材也高挑,这相貌也不错,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难不成你是真打算将七格格给嫁到蒙古去不成?”
若是说,早些时候乌雅秀贞还有这打算,那现在就不太想了,本身康熙已经对永和宫有些……猜疑了,若是再将七格格给嫁到蒙古去,七格格就等于是将蒙古和永和宫给连接到一起去了。
蒙古虽然现在势弱,但若是一心要支持哪个皇子,那也算是一个很大的势力。
所以现在最好是让七格格留在京城,准确的说,该是留在大清境内。和整个大清境内比起来,肯定京城才是最好的选择。
乌雅秀贞改口很快:“太后娘娘挑选的,那自然是最好的,这宫里上上下下,谁不知道你才是最疼爱七格格的呢?我这个额娘都不敢说,我比您做的更好,您说舜安颜是个好的,那肯定是个好的,这事儿,妾身没有半点儿意见。”
成亲都已经晚了两年了,想必这死劫也是能躲过去的。
七格格的死,并非是因为嫁错人了,而是因着天生体弱,受不住长途奔波,又累又中暑,两下里相加,这才受不住没了的。
只要她到时候多看顾一些,让七格格不要出京,或者是别中暑,这不就能躲过去了吗?
乌雅秀贞既然对这婚事没意见,那接下来就该是找康熙说这事儿了。康熙自来是孝子,太后决定的事儿,只要不涉及到朝堂,康熙几乎是从不反对的。
七格格的婚事,和朝堂并不相干,蒙古那边是没办法,天高皇帝远,他插不上手。但舜安颜,日后重用不重要,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儿吗?
再者,现在佟家还是佟老大人当家呢,有佟老大人在一天,就不用担心佟家会去支持别人。康熙觉得,佟家,那是永远站在自己身边的。
所以,这婚事很快就定下来了。
因为七格格是太后一手抚养大的,再加上相貌缘故,康熙也素来疼爱,所以在出嫁之前,七格格就得了和硕公主的册封——固伦是只有嫡出的才能得,三格格当年能被册封为固伦公主,是因为她是实际上的长女,前三个,就只她活到了成亲时候。
七格格可不一样,七格格上面还有五格格呢。
和硕公主已经是很好的封号了,乌雅秀贞立马就按着这个爵位开始给七格格准备嫁妆了——像是礼服这些,内务府自会准备。
乌雅秀贞就只准备些花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