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

喉间,果然是极品!忍不住多喝了几口,这可是平日里喝不到的,一向只进贡给皇室,偶尔才会被皇上赏赐给臣下,她也是偶尔在阿玛那里喝到过几次,自然记忆犹新。

  佟妃见小佟氏慢慢地喝完一盏茶,才缓缓露出笑容,柔声道:“这茶如何?可还合你口味?”她知道自己这个妹妹是个真正琴棋书画诗酒茶样样精通的才女,毕竟阿玛经过自己这个不孝女的教训,面对妹妹的教养那是样样亲自过问,生怕又养出个糊涂的女儿,所以在听闻妹妹也要进宫时,她才会那般愤怒和防备,只因她对皇上的喜好还是有几分了解的,有才又有貌的女人往往更容易得宠。

  小佟氏是个懂茶的,自然是连声夸赞道:“果然是雀舌,这等极品竟是从未喝过,想来也就姐姐这里才有这般好东西。”这话倒也不假,极品茶叶素来稀少金贵,只供皇上御用,数遍后宫也就没几位主子够资格喝,佟妃身为妃位自然少不了她的。

  佟妃听了显然心情不错:“若是喜欢就多喝点,姐姐这里还剩下一些,等会让云嬷嬷包了给你带回去。”

  小佟氏连忙推辞道:“姐姐这如何使得,这等东西可不是我的位份能够享用的,还是姐姐留着喝吧。”她可不敢把佟妃的客气当做真的,刚入宫那会没少因为这个被佟妃穿小鞋,如今她可不敢随便收下佟妃给的东西了,谁知道后面有什么招数等着她?

  佟妃轻轻叹了口气,拉过小佟氏的手:“妹妹莫要推辞,这些日子是姐姐的不是,让你受委屈了。”

  小佟氏听了这话忍不住惊慌失措,连声道:“姐姐对妹妹照顾有加,何来委屈之说?姐姐这话折煞妹妹了。”

  “妹妹莫要惊慌,姐姐这是真心话,往日是姐姐魔怔了,这才做下许多荒唐事,往后姐姐全改了好不好?你是我嫡亲的妹妹,我不对你好,又该对谁好呢?”佟妃看着小佟氏的眼睛道:“额娘想必跟你说过姐姐当年进宫的事儿吧?”

  小佟氏忍不住轻轻点头,额娘从小就念叨姐姐的事情,自然免不了说起姐姐和皇上的那段缘分,她虽然不说全懂,至少知道姐姐对皇上的心思那是深得很,容不得旁人半点觊觎,是以她这些日子一直安安分分不敢出头,就是怕触了姐姐的逆鳞。

  “姐姐当年的事儿就是一笔糊涂账,不说也罢!姐姐这辈子陷在这深宫內苑算是自找的,怨不得人,姐姐也已经认命了。可是……” 佟妃痛惜的眼神落在小佟氏脸上,“为何阿玛额娘还要把你也送进这不见天日的后宫?你本该穿着火红嫁衣风光出嫁的,那是姐姐这辈子都实现不了的夙愿啊!”

  小佟氏心中一震,抬头去看佟妃的眼睛,那其中有后悔,有无奈,更多的是对她的疼爱和愧疚,不由得红了眼眶:“姐姐……”,原来姐姐是这样想的吗?原来姐姐是因为疼爱她,不希望她入宫才处处为难她,想让她知难而退?可是已经迟了啊!从选秀尘埃落定的那刻起,她的命运早已不由自己,就算皇上不要她,她也再无可能嫁给旁人了,这辈子她们姐妹注定逃不开深宫争宠的命。

  佟妃忍不住将小佟氏搂入怀中:“对不起……妹妹,是姐姐对不起你!” 忍耐多时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她知道过了今日,她们就真的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她虽然不会后悔这么做,但是无法阻止不断涌上心头的愧疚。

  小佟氏手忙脚乱地为佟妃擦拭眼泪:“姐姐你别这样,这不是你的错,是家族共同的决定,我们是无法反抗家族的,姐姐这样为妹妹着想,妹妹已经很开心了,姐姐不要自责,妹妹从来没有责怪过你啊!”

  佟妃顿时泣不成声,“对不起,妹妹,姐姐以后一定好好待你,原谅姐姐!姐姐以后一定会补偿你的,妹妹……”她只能不停地重复这句话,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她心中的痛苦和愧疚一般。

  第165章 寻找真凶(上)

  康熙御帐内集结了此次木兰之行的大多数蒙古贵胄,他们大多数都面色含悲,不复前些日子的豪爽意气,虽然此来的大小部落足有上百,但是整整二十七个部落出现血案,尤其蒙古各部落之间彼此联姻,血缘关系错综复杂,被刺杀又是各个部落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难免让人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尤其和硕特部等几个死了继承人的,更是满眼血丝择人欲噬,看谁都有嫌疑的样子。因此,不管各部落之间关系如何,便是互相有仇的也不敢在这种时候露出笑意,那可是要惹来众怒的。

  康熙高居上座,俯视众人的神态举止,尤其是察哈尔和准格尔,更是他重点观察的对象。只见布尔尼亲王面色苍白如纸,站在那里都给人一种随时会倒下的虚弱感,一反过去那股子雄浑豪迈的气势,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之前这位亲王被刺重伤的传言,原本心有疑虑的人看了他这副模样,也忍不住多信了三分,而知道其中内情的康熙心中对这位外表粗豪的亲王更加了几分忌惮。

  准格尔的噶尔丹更是大异往常,在外人印象中这位是个大大咧咧、不管不顾的狠辣人物,此时他却安静异常地站在和硕特部固始汗的身后,肃手而立眼眸半阖,虽然一言不发却给人一种极为危险的感觉,好像暗夜里潜行的恶狼,一旦找到机会就会扑上去将猎物撕成碎片。暗中观察噶尔丹的康熙心中一凛,背后汗毛直竖,几乎是瞬间下定了决心,这准格尔必须好好打压一番,否则未来必定是自己的心腹之患啊!

  康熙缓缓开口,语气带着沉重:“朕来到盛京,办了这场木兰秋狝,本来是为了延续满蒙之间的情谊,咱们从太祖爷那会起就彼此联姻,数代以来已有十几位公主格格嫁给了各部大汗,而各部落也有八、九位公主来到大清成为后妃,大汗以下通婚的更是不计其数,算来朕身上也流着蒙古的血呢!这次来木兰的人很多,各部的大汗,带着世子、王子,带着兄弟叔伯,这都是朕的异族兄弟,所以朕高兴啊,朕一直想着你们呢!这些日子大家伙能够坐在一起喝酒吃肉,一起跑马狩猎,当真是人生快事!”

  在场诸人听了这话不由得神色缓和了许多,康熙这话并没有夸大,因为大清无论是太皇太后还是皇太后都是蒙古人,无论是顺治帝还是康熙帝,身上都真真切切流着蒙古人的血,再听他毫不避讳这一点,在场的蒙古王公不由得对康熙多了几分亲近。

  康熙这时话锋一转,恨声道:“可是偏偏有人就是不愿意让朕高兴,非要在其中搅风搞雨,还用了刺客这种见不得人的下作手段,他们杀的是你们的亲人,害的是朕的异族兄弟,这是想要干什么?他们做这种事有什么好处?大家想过没有?”

  底下诸人顿时嗡嗡讨论了起来,大多数都顺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