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50
却不是个尊师重道的人,前世他订了一套规矩,师傅们每天和皇子们见面,都要向皇子们行跪拜礼。上课的时候,只能侧立在皇子们身边。皇子背书时,还得跪下,直到他们背完背对为止。一些年迈的师傅,因站立过久而受不住昏倒,得到的却不是康熙的安抚,而是指责嘲讽。
最奇葩的是,若是皇子们背不出所学内容,或者毛笔字写得不好,往往受罚的不是皇子,而是教授他们的师傅。面对皇子的师傅,康熙动则打骂,甚至祸及家人,还要求皇子们全程旁观他对师傅的羞辱。在康熙眼里,这些师傅不过是自己的奴仆,根本无须顾忌他们的尊严。上行下效,皇子们也没把师傅放在眼里。
宜敏对此简直叹为观止,对康熙的虚伪越发看不上,既然推崇热爱汉学,为何不懂天地君亲师的道理?师者,长也。他既要求这些大儒名士要教导皇子们各种学问和道理,却又故意在皇子面前折辱贬低这些人,身为师长却如狗一般被对待,如何能够真心传道受业?身为学生,没有敬畏之心,如何能够将师傅的教导真正学进去?
可怜这些大儒身为皇子的师傅,每天上课时都要战战兢兢,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受到责罚,最后不堪其苦,纷纷上疏表示自己学问浅陋,不敢担当辅导皇子的重任,并以种种理由,申请告老还乡。
当年宜敏对于胤祉也是各种操心,但是她见儿子的时间太少了,根本起不了多少作用,只能看着胤祉朝着他皇阿玛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这些个皇子都被教得一个个如狼似虎,视臣子如草芥,骨子里都带着暴戾狠辣,上辈子康熙精心挑选的师傅根本没有起到任何正面的作用,康熙完全把他们当成随意呼喝的蝼蚁,在这种言传身教之下,这些阿哥当然只能长歪,在未来的夺嫡中唯有不顾念亲情的冷酷,不顾惜手足的残暴。
今生她的两个儿子都已经进了尚书房,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康熙把儿子教歪,幸好他们从小在钟粹宫长大,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影响他们,不求忠孝仁义,但是至少懂得尊师重道,他们要学会做人的道理,而后才能论其他。
她看着张英嘴角那丝笑意和他身后那张太师椅,不由得暗暗点头,看来承瑞他们做的不错,这些师傅都是真正的栋梁之材,若能收其心未来将得到无可估量的回报,尤其有康熙这种不知礼的野蛮人作对比,更是事半功倍。
此时张英已经看到了侧身而立的宜敏,却在她的示意下不动声色地继续上课,他对这位皇后娘娘并不陌生,因为他已经教导大阿哥和二阿哥多年,当初她还是皇贵妃的时候就时常来书房,与皇上一起考察两位皇子的学习情况,他对这位娘娘的学识也是颇为佩服的,他的夫人也是有名的才女,但是论起广博却还是不如这位娘娘。
宜敏就这样静静地在外面听了一堂课,张英是汉人中有名的大儒,想要拜入他门下的读书人多如过江之卿,她自问也算得上博览群书,但此刻听着张英将书中道理娓娓道来时,竟然还是有种如醍醐灌顶的感觉,往日里囫囵吞枣般记住的知识都串联了起来,不由得心生敬意,对着张英颔首一礼,便默默地离开了。
她可以关心孩子们的学业,却不能去干涉,尤其是康熙不在场的情况下,即使她身为皇后,也不该与外臣接触,如今这般就挺好。张英是个典型的汉臣,最是尊崇嫡长子继承制,尤其承瑞跟着他学习多年,资质如何一目了然。就算后面的皇子中出现天纵之才,只要承瑞不犯大错,张英天生就会站在自己这边。
张英眼见皇后悄无声息地离去,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虽然这位娘娘向来知书达理,对师傅们也是尊敬有加,但是皇上却不是好相与的,万一打断了皇子的课业,到时候皇上不会怪罪,千错万错都是师傅的错,他可不想平白无故吃挂落,虽然以他在康熙面前的地位,还不至于受到羞辱,但是被阴阳怪气几句,或者是皇上非要展现自身学问的考校下,他也很难心平气和啊!
承瑞和赛音察浑对视一眼,忍住了回头看的冲动,刚刚虽然没有听到动静,但是自家额娘的气息他们还能感受到的,不过看了看堂上的张英师傅,两人只能忍耐一二,自家皇阿玛对课业的要求有多么变态他们可是深有体会,自从保清和保成陆续进了无逸斋,教导他们的师傅可是倒了大霉了。
不懂经义,怪师傅;
背错文章,怪师傅;
功课不好,怪师傅;
字写的丑,怪师傅。
总之,因为两个弟弟,这几年那些教导过他们的老师傅几乎都告老了,实在是一把年纪了,经不起折腾,康熙动不动就责罚这些师傅,保清保成还在一旁拍手叫好,这就让承瑞他们颇为看不惯,连带对保清保成也有些不满,哪有弟子犯错,连累师傅就罢了,居然还敢看笑话的道理呢?
尤其是让师傅跪着听背书的规矩,简直让他们毛骨悚然,这皇阿玛是中邪了吧?当初只有他们兄弟俩上课的时候,也没见这么多奇葩的规矩啊?他们在宜敏的影响下,对这些师傅都是极为尊敬的,哪里有师傅跪学生的道理?
在他们的极力反对下,康熙这才作罢,却怪儿子太过心慈手软,不过是些奴才罢了,太过礼遇容易被蹬鼻子上脸,这些大儒最爱倚老卖老,若是真把皇子当学生,恐怕以后就会生出拿捏他们的心思了。
承瑞却笑着道:“儿子读书是为了明理,若是对传道授业的师傅都没有最基本的尊重,岂不是显得我皇家不懂礼仪?尊师重道显示的是我皇室气度,无关其他,更不代表他们就能因此凌驾于道德之上辖制于我,这是两码事。”他幼承庭训,额娘的谆谆教诲铭刻于心,便是皇阿玛也别想轻易左右自己的想法,何况只是几个师傅呢?
赛音察浑倒是更为直接粗暴,“儿子虽然更爱武事,但是读几本书还是没问题的,哪里需要这些老师傅替儿子担待了?身为皇子,犯了错就敢于担当,这些师傅没资格罚我们,但是皇阿玛是皇父,管教儿子天经地义。”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道:“若是皇阿玛没有空闲,大哥与我可以代劳,管教幼弟也是身为兄长的责任。”
康熙听了两个儿子的忤逆之言,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对他们的自信霸气深感满意,大手一挥表示同意了,无逸斋里由他们自己做主。听到这个消息,不但承瑞和赛音察浑满意,连带保清保成也是松了口气。
他们之前每次看了师傅的笑话,事后都会被两个兄长狠狠教训,弄得他们见了师傅们受罚脸都绿了,恨不得冲上去以身相代,毕竟兄长的武力值摆在那里,跟皇阿玛的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