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350
富察氏和喜塔腊氏也不是小门小户,内务府哪里敢得罪这些实权在握的世家大族呢?
第346章 风起云涌(十七)
康熙心中却暗暗摇头,这孩子看事情太过简单了,那些内务府的奴才都是成了精的狐狸,自然不敢在明面上为难他们,但是暗地里的手段多着呢,表面上看着样样精心周到,实际上处处暗藏陷阱,等吃了哑巴亏才知道厉害呢!
宜敏抿了抿唇不再言语,两辈子都在后宫里打滚,对于内务府那些奴才的手段可谓门清,不过这种事情靠嘴说是不行的,没有切肤之痛的体会很难让人相信所谓刁奴是怎么一回事,即使是承瑞、赛音察浑和阿鲁玳从小长在宫廷里,但是背后有大清最强的几座靠山在,从来就不知道吃亏是什么滋味,自然想法就太天真了些。
阿鲁玳从刚睡醒的朦胧中回过神来,闻言忍不住撇了撇嘴:“大哥话可别说太满哦,皇嫂若是不自己树立起威望,难道有事就找你回府撑腰不成?多听额娘几句教导不比自己胡乱摸索试探强多了吗?”
富察氏感激地看了阿鲁玳一眼,她虽然感动于大阿哥的维护,但是后院的门道不是那么简单的,能找到门路进瑞王府的奴才肯定都不简单,内务府世家别看都是包衣,但是势力盘根错节,虽然自家在前朝的势力能够轻易拿捏这些人,但是进了紫禁城却有些力所难及了。
喜塔腊氏也是受过正统上三旗贵女教养的,又被宜敏派人教导了三年之久,虽然性子颇有些天真烂漫,但是该明白的道理都懂,该有的手段也不缺,自然比男人更懂得后院的生存规则,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常来给皇额娘请安,这位才是真正的个中高手啊!
承瑞被亲妹妹怼了一顿,不由得苦笑起来,举起双手讨饶道:“好好好,是我想当然了,以后你皇嫂定然是常进宫的,可就要靠你了啊!”他心思如今都在朝堂上,哪里有空闲理会那些个奴才在想什么呢?
阿鲁玳闻言扬起头,有些得意地地哼了一声:“都交给我吧,我会带着皇嫂多认认人的,谅那些奴才也不敢炸刺。”她可是固伦公主,位比亲王,后宫除了太后和额娘,任谁见了她都要先矮一头。
赛音察浑忍俊不禁,也在一旁连连点头道:“那二哥也把媳妇儿交给你了啊,你可得护着点你二嫂,免得她被卖了还帮人数银子呢!”
他们如今已经大了,不好在后宫行走,总不能让额娘纡尊降贵带着交际吧?将来富察氏和喜塔腊氏在后宫行走还真得靠阿鲁玳开路,毕竟东西十二宫的大小主子可不少,背后关系盘根错节,但是见了阿鲁玳都是笑脸相迎,恨不得当祖宗供起来,跟着她走自然一切顺遂,少受些刁难。
喜塔腊氏有些羞恼地瞪了赛音察浑一眼,什么叫做被人卖了还帮忙数银子?她有这么无知蠢钝吗?不过对于自家爷对自己的维护,她心中还是泛起一丝甜蜜的。
康熙见阿鲁玳那骄傲的小模样,眼中露出慈爱之色,一点没觉得这丫头说话太嚣张,反而极尽纵容地道:“哈哈,不愧是朕的小公主,就该有这份傲气,不过你身份尊贵,她们是什么牌面上的人物,也值得你巴巴地带着人上门?”
说着转头看向宜敏,“改天那些主位妃嫔来钟粹宫请安的时候,你带着老大和老二家的一起见见便是了,不必太过慎重其事,免得一个个蹬鼻子上脸,反倒摆起长辈的谱来。”
宜敏忍着笑点了点头:“妾身明白了,一切都按皇上的意思办吧。”说来也是好笑,承瑞他们大婚之前,皇太后身为祖母送了些好东西过来给孙媳妇作添妆,尤其是给二福晋的更是价值不菲,毕竟赛音察浑自小就得她疼爱,也没人觉得有问题。
偏偏后宫有些人看不清形势,居然也想着跟风讨好,当时宜敏正在钟粹宫忙着清点聘礼,康熙也在一旁兴致勃勃地加了不少内造的好东西,结果就听到各宫主位派人送了贺礼过来,原本也没当回事儿,觉得那些女人还算懂点礼数。
没成想有个宫里派来的奴才居然大喇喇地说,这些东西是自家主子要给大福晋添妆的,宜敏当场就拉下脸来,康熙更是暴跳如雷,当场连人带东西都给丢了出去,什么玩意儿?自古以来,嫡长子娶妻这种大事什么时候轮到妾室上台了?
尤其是承瑞身为皇长子又是嫡出,大福晋基本上就相当于未来的皇后,爱新觉罗氏的宗妇,够资格给她添妆的那只能是双方的长辈,男方这边只有宗室福晋才有资格给她添妆,身为妃嫔说好听点叫庶母,现实点就是小妾姨娘,送个礼恭贺还要看主母收不收,居高临下地称添妆?
这是不把宜敏放在眼里,还是打算将大福晋的脸面放地上踩?无论是哪个想法都叫人生气,康熙本就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性子,向来眼里不揉沙子,连带迁怒所有送礼过来的妃嫔,如今更是放话让富察氏和喜塔腊氏等着对方来见即可,这何尝不是对这些后宫主位的蔑视和贬低?
富察氏和喜塔腊氏无奈地对视一眼,齐声道:“谨遵皇阿玛教诲。”看来她们注定要集后宫诸位娘娘的仇恨于一身了,皇家是这世上最讲规矩,却也不讲规矩的地方,后宫向来不以出身论高低,而是论宠爱、争圣眷,拼子嗣,谁赢谁说话有分量。
她们无比庆幸皇后娘娘是自家爷的亲额娘,后宫有这样一位大佬坐镇,真是想想就让人无比安心啊!否则还难说自家将来会被无数的枕头风祸害成什么样呢?
康熙对女人家的话题不感兴趣,很快带着承瑞和赛音察浑去了钟粹宫书房说话,想来是有什么朝廷政事要交代,不方便在女眷面前提及。
宜敏对此习以为常,面色温柔地跟两个儿媳妇说话,以她的心机城府,要收服两个十来岁的姑娘家堪称不费吹灰之力,不过一会功夫就让富察氏和喜塔腊氏卸下了心房,不知不觉间放松了不少,说话时也亲近许多。
阿鲁玳静静地在旁边喝茶旁听,她自小就在宜敏身边长大,又不需要像兄长那般在康熙身边学习,反而时时刻刻留在额娘身边,宜敏处理宫中各种事务的时候也从不避着她,言传身教之下自然不可能是一张白纸,虽然年龄还不到八岁,对后宫里繁杂的人际关系和弯弯绕绕恐怕比后宫老人懂得多得多。
她冷眼旁观自家额娘对两位新嫂嫂的考较,心中暗自摇了摇头,在同龄人人中堪称出类拔萃,但是嬷嬷们三年的教养只能让她们懂得后宫最基本的行事规矩,实际上面对后宫瞬息万变的局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