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章 交通强国
第1441章 交通强国
达累斯萨拉姆和苏联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韵味,这让苏联考察人员感觉十分新奇也很舒服。
苏联的自然环境仿佛天然带着忧郁和压抑,而东非截然相反,犹如大草原上奔腾的动物一样,充满着热带国家的热情和活力。
当然,不是所有的热带国家都这样,就比如印度,过于闷热的环境使得整个印度充满了慵懒和散漫,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很多热带地区都是如此,这大概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众人巡视和打量着这个陌生国度城市风景的时候,别罗哥里耶这位苏联城市设计师看的更加深入。
“达累斯萨拉姆这座城市带有明显的规划性,而且这种规划和现在欧美国家的城市设计有很大不同,整个城市设计里充满了刻意的融合,对土地的使用毫不吝啬。”别罗哥里耶说道。
“别罗哥里耶同志,能不能说的更加具体一些?”
别罗哥里耶用手抵着下巴,分析道:“在如今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城市的建设,显然更加重视利用的效率,尤其是对工业的安排。”
“欧美国家高昂的土地价格下,街道和居住区逼仄,道路狭窄,而东非与之相反,可以看出,东非人很强调人居空间的舒适性,他们的住宅密度不多不少,却刚好五脏俱全。”
“我们这一路下来,在达累斯萨拉姆的市区,见到了不少公园,运动场所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设施。”
“我猜想那应该是东非政府提供的运动器材,可惜绝大部分东非人根本没有假期,只能看见一部分老人和儿童,使用这些器材,进行各种锻炼或者玩耍活动。”
“这可能也是东非这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性,他们的制度问题,使得一些原本好的想法,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不过,我们苏联倒是可以借鉴一番,未来苏联的城市,也应该建设大量的公园还有健身场所。”
“这样,我国工人空暇时间就可以有更多的娱乐休闲和运动场所,毕竟,苏联是严格的八小时劳动制国家,我们的劳动者时间上有充足享受生活的权益,而不像东非这样,即便建设有大量的基础设施,但是工业也没有时间享受。”
硬要说的话,东非在法律层面也是八小时工作制国家,但是显然只工作八小时,并不利于东非经济的发展,所以执法上自然会放的宽松许多。
而且资本家都是精打细算和狡猾的,如果东非真的强制执行八小时工作制,后果也可想而知,企业主会想方设法的来规避对自己不利的法律条文,钻法律的空子。
如果,实在规避不了,那干脆逃离这个国家,反正全世界国家多的是,资本也没有祖国,而东非政府显然承受不起这种代价。
除非全世界都和苏联一样,资本根本无处可逃,而真做到这一点,那就世界大同了,这种情况只存在于科幻小说里。
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东非政府,只能从一些细枝末节上,为本国国民“服务”,比如稳定物价,建设大量免费公共设施,降低能源价格等等。
而别罗哥里耶等苏联同志在达累斯萨拉姆见到的公园,运动场所等等都属于东非政府为本国国民提供的免费公共设施建设。
当然,在苏联人看来,这是东非政府的一些小把戏罢了。
别罗哥里耶的一个同事沙波瓦洛夫就对此感觉很不屑。
“东非的很多设计其实都是华而不实的摆件,这些东西完全没有太大的实用性,看起来很漂亮,可现实却是很多国家的人民贫穷的只能在温饱线下苦苦挣扎。”
“有这精力还不如投入到产业,或者提高民众的福利待遇上来。”
“而且,东非的很多公共设施,带有巨大的浪费性,尤其是对土地资源的消耗,虽然东非是世界第二大面积国家,但这种浪费也是令人不齿的。”
“我们苏联国土面积世界第一,但也绝对不能学习东非的这种做法,应该多学习欧美的城市建设理念,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两人有分歧这是在正常不过的现象,别罗哥里耶看到的是潜藏福利和宜居性,而沙波瓦洛夫看的是惊人的浪费。
这就像古董爱好者从一件文物里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而在其他人看来,可能就是瞎折腾。
当然,沙波瓦洛夫虽然对东非的城市规划有看不上眼的地方,却也不至于全盘否定。
在贬低了一番东非政府后,他又说起来了达累斯萨拉姆的一些优点。
“东非的工业布局,还有港口交通建设,还是存在一定合理性的,如今我们苏联相对东非等国家,可以说落后太多。”
“而东非在交通建设方面,足以排在世界首位,我研究过东非的铁路,公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
“毫无疑问,东非能够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大国,疯狂的交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莱茵宫对交通领域的投入可以说毫不吝啬,东非的铁路仅次于美国,公路更是排在世界第一位,港口方面虽然存在天然不足,但是却通过大规模改造,从而成为我所见过最具有现代化的港口改造典型案例。”
“这对于我们国家很具有参考意义,因为在世界大国里,只有东非和苏联的基础条件最为相似。”
苏联和东非的相似点,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事实上,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东非也很喜欢拿俄国作为参考对象。
因为当时东非不管国土面积,还是人口,工业规模,亦或者经济体量等等,在全世界最相似的国家就是俄国。
而现在在苏联人眼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