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知道是要防着玩家追上来,还是预备反攻的。

  若不是有人领路,还真要费些功夫。

  现在嘛……

  两人不仅帮忙骗开了城门,进城之后,还主动请缨去劝说那些守将。葛逻禄号称三姓葛逻禄,总共就三个大姓,部落之间也都是亲戚套亲戚,虽然平日里纷争不少,但这种时候还真说得上话。

  拨换城主将着急忙慌地跑到大石城来,什么情况都说不清楚,偏偏还要召集兵马,本来就弄得大家莫名其妙,现在听这两人将具体的情况一说,这才恍然大悟。

  识趣的人都知道这种时候该怎么选了。

  而葛逻禄人别的不好说,就是特别识趣。

  ……也由容不得他们不识趣,总觉得进城的这些天兵们,看他们的眼神都冒火。这种眼神葛逻禄人其实是很熟悉的,每当依附的势力里,哪个大人物想收拾人他们了,就会这么看人。

  玩家其实是在看行走的功勋值。

  普通的士兵,俘虏了比杀了更赚,但是将领就不一样了。毕竟俘虏是统一价,杀死将领却是按级别获取功勋和奖励。

  所以玩家们更想打仗,也是真心实意。

  就像现在,虽说收复一座城池、俘虏和收编城中军队也都是计算功勋的,但总感觉不那么对味。再看到葛逻禄的将领们在自己面前晃,那拔刀的手就自己蠢蠢欲动了起来。

  这感觉就像满地都是金子,却要克制自己不能弯腰去捡,对随心所欲的玩家来说,真是一项巨大的考验。

  幸好,也不是所有的葛逻禄人都掌握了“识趣”这一技能。

  接管了大石城之后,玩家们便再接再厉,一路来到了顿多城下。但这一回,史德鲁和骨思力故技重施,却没能收到预期中的效果,任由他们说出花来,城上的守将就是不肯开门,最后被说得不耐烦了,甚至朝他们射了一箭。

  要不是两人机警,躲得快,估计人已经没了。

  两人惊魂甫定地回去找雁来复命,却看到身后的玩家们面上克制不住的欢喜与狂热,顿时吓得一个机灵。

  他们还没看到过玩家作战的场面,但已经早早戴上了滤镜,看他们的任何行为举止都能生出恐怖如斯之感,在惊吓过后,又不由得生出了几分安心。

  看来他们不会因为办事不利而受到惩罚了。

  而天兵们这样的表现,也说明他们没有将顿多城的守军看在眼里。两人对视一眼,请罪之后就默默躲到了队伍后面,观察天兵们的表现。

  玩家并不知道、也不关心这两位的内心活动,这会儿他们望着眼前城门紧闭的巍峨关卡,却都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可算是能打一场了!

  敌人要是全都那么配合,他们也很难办啊!

  幸好……幸好葛逻禄人里,终究也有骨头硬的,玩家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

  相较于毫无防备的拨换城和大石城,顿多城居高临下,视野极佳,玩家们一路跑过来,根本不可能逃脱岗哨的监控。

  所以他们人还没到,顿多城的守将契毕就已经得到消息,赶到了城门处。

  玩家们都换上了葛逻禄人的服饰和装备,甚至连头发都特意编成了小辫子,离得那么远,看不清脸的情况下,绝对可以以假乱真。

  所以,契毕其实并没有怀疑这支军队的身份,也没有怀疑史德鲁和骨思力说的那些话。

  叶护战死,攻打龟兹城的吐蕃大军已经撤退,拨换城和大石城都落入了唐军之手……虽然听起来非常荒谬,但是契毕全都相信了。

  要是骗人的话,编不出这么离谱的内容。

  这些消息都很容易查证,编这样的谎言,就算一时有人相信了,也会被秋后算账。

  除非已经没有人能找他们算账。

  契毕没有打开城门接纳城外的人,既不是因为他多疑,也不是因为他骨头硬。

  单纯只是他看到了一个机会。

  虽然都是贵族出身的将领,但契毕的身份,跟史德鲁和骨思力不一样,他是叶护库尔班的兄弟。

  在库尔班活着的时候,契毕对这位兄长还算忠心,所以也很得叶护的信任,也正因此,他才会被派来驻守顿多城这种战略要地。

  但叶护既然已经死了,契毕当然也要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相交于中原王朝,游牧民族的权力更迭更直接、也更残酷,所以几乎不会立年幼的君主。在草原上,兄终弟及的情况非常普遍。

  库尔班很年轻,他最大的儿子今年也才几岁,没有能力统帅葛逻禄诸部。

  这让契毕很难不生出一些想法。

  所以他之所以拒绝开城门,纯粹是为了封锁消息,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去谋划那个位置。

  其实也可以把人放进来然后拉拢他们,但是谁叫队伍里有一个叶护的侍卫长?他不仅是库尔班的心腹,还声称自己带回了库尔班的遗物和遗命,要是把人放进来,这遗命契毕是听还是不听?

  不如直接让他闭嘴。

  可惜那一箭没有射中。

  不过契毕也不是很担心,这支队伍本就是逃过来的,肯定不敢回大石城去,自己不开城门,他们就等于是被困在了这里。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