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么知道的,天兵们可以通过她的召唤阵法,在各个城市之间往来,这一点他是知道的。所以尽管是昨夜的事,但雁来立刻就知道也不稀奇。

  他皱眉道,“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担不起事,只会逃避,你无需自责。”

  郭昕这大半辈子,见过的人和事太多了,能猜到几分裴菩萨奴的想法。他年轻又软弱,还没有养成他父亲那样的厚脸皮,却必须要直面比之前更诡谲的形势,既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也无法承担想象中的后果,所以选了一条极端的路。

  可以说,他是被自己吓死的。

  怎么算都不该雁来去承担这个责任。

  “我知道。”雁来轻叹一声,“我也不是在想这个。”

  “那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雁来望着视线无法到达的远方,轻声道,“有一个天兵说,至今为止,我们打的仗,都是在反抗不义,是正当的。所以我就想,等到我们休养生息结束了,主动发起战争,就是不义的吗?”

  郭昕恍然。

  他没想到雁来在想的是这么深刻的问题,但立刻又觉得欣慰。当初将担子交给她,是迫不得已,她还这么年轻,要承担的本就已经足够多,郭昕还怕她被压垮,但她做得比他想的更好,甚至已经走到了他的前面。

  现在的雁来,已经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了。

  他沉思片刻,才道,“雁来,你知道西域的历史吗?”

  “略知一二。”雁来说。

  穿越之前就知道一些,穿越之后刻意了解过,再加上资料更丰富,她知道的也更多。

  郭昕便道,“远的不说,只说大唐开国之后,围绕西域这片地方产生的战争,就从未停止过,无论是设立四镇之前,还是设立四镇之后,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这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丝绸之路?”郭昕琢磨着这四个字,不由颔首道,“这个说法倒是贴切。不错,控扼此处,便能对周边地区形成压制。所以吐蕃也罢,回鹘也罢,只要不想被压制,但凡有余力,就不会放弃这里。”

  大抵因为郭昕是大唐的官员,所以是从地缘政治上来考虑问题,而不像后世之人,更多的是讨论经济和利益。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对东西方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这个时候的大唐,看重的还真不是这个。要知道,为了避免人口流失,大唐是不允许本地商人出关交易的,所以在这条道路上往来更多的是胡商。

  虽然大唐也对胡商收税,但是收入远远比不上支出。之所以始终维持着对西域的经营,就是像郭昕说的,要对周边国家形成震慑。

  用唐人的话说,关中是都城和王脉所在,河西走廊是关中的屏障,而西域又是河西走廊的屏障,所以不容有失。

  这也是有历史教训在的。

  武则天当政时期,因为经营西域耗费甚巨,在狄仁杰等文官的一力主张之下,罢置四镇,只保留羁縻都督府的编制,将治理西域的职责交给了突厥人,认为这样一来,“国家有继绝之美,荒外无转输之役”,是双赢。

  结果第二年吐蕃就侵入西域,甚至一度兵临敦煌城下,给了大唐上下亿点小小的吐蕃震撼。

  原本大唐虽然在西域设置四镇,但其实只有防人,并无镇军,每次战争都是调动本地的兵力。有了这一次的经验教训,六年后复置四镇,“用汉兵三万以镇之”,这才有了安西军。

  所以郭昕认为,吐蕃和回鹘对西域的觊觎从来没有消失过,而他们也必然不可能放弃西域这片地方,这无关正义与否。

  “就算西域不容有失,那收复整个西域之后呢?”雁来还是坚持自己的问题,“到时候,如果吐蕃和回鹘都安分守己,我们就应该停下扩张的脚步吗?”

  郭昕笑了,“雁来,一场战争之所以出现,从来不是因为‘打得过’,吐蕃和回鹘或许会安分一时,但绝不会一直安分。”

  在郭昕看来,这种担忧实属多余。

  “如果他们就是那么安分呢?”雁来还是坚持自己的问题,“到时候,我们是否应该解甲归田、马放南山,只经营好西域就够了?”

  郭昕也终于听出了一点意思,他转头看向雁来,眸光温和,带着某种鼓励的意味。

  “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你的心里早就已经有了答案。”他这样对雁来说。

  雁来沉默。

  的确,在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想的是如何生存下来,如何过得更好,所以当时她给游戏取的名字,也是《安西四镇》。

  雁来在论坛上看到过玩家关于“游戏地图”的讨论,当然也免不了会想一想这个问题。

  不过以前,她都感觉这个问题距离自己太远,还不到深思的时候。这一回玩家关于战争和正义的讨论,倒是让她想得多了一些。

  时间说快也快,也许要不了多久,她就必须要面临这个选择了。

  所以,也是时候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

  郭昕说得对,在她心怀疑问,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发问的时候,心里或许已经有了自己想要的那个答案。

  那是她思索一夜的结果。

  “所以你要怎么选,雁来?”郭昕问道。

  雁来深吸了一口气,表情渐渐变得坚定,“我还是想打。义父,在我看来,这个世界有太多需要改变的地方了。既然我拥有了力量,我就想尽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