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

  那儒生涨红了脸:“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顿时嘘声一片。

  ………

  天幕两段话,就引得张良蹙眉、韩信冷眼、项羽拭枪。

  孔雀王朝的路已然走窄。

  【这种等级自然也是世袭,男性自己是什么种姓,子孙世世代代就都是什么种姓。】

  【种姓制度的人口结构是金字塔:越往顶层人越少,越往底层人越多。而不在四种等级、地位却最低的贱民数量也不少。出生在孔雀王朝,成为第四等或贱民的概率极高噢,占比保底在六成以上。】

  【感谢宝的补充。我继续说女性:女性可以上嫁,但是需要家庭支付巨额的嫁妆(平嫁也需要),如果给女儿的嫁妆不够多,女儿有可能被丈夫虐待致死(给得多也不保证安全)。】

  【那还嫁个嘚?不嫁不行?】

  【不嫁不行。不嫁会被认为是整个家族的耻辱,甚至会连累家族的地位。】

  【盲猜一手女婴死亡率会很恐怖。】

  【没错,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让种姓制度禁止女性下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女方家族会把女人和男人的全家都杀了,也就是“荣誉谋杀”。】

  【妈耶。】

  【于是孔雀王朝低种姓共妻成风,女人被迫一直怀孕,不能怀孕就可能会被杀;家庭如果想让女儿过得不那么悲惨,就得倾家荡产让女儿上嫁,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女儿不会被打死。】

  【因为高种姓男性可以通过打死妻子,再去娶下一个妻子获取巨额嫁妆。】

  【我屮艸芔茻!炼狱人间版?】

  【我都能想象秦二看到邦子哥的汇报是什么表情了,这种文明不毁灭留着恶心人吗?】

  男的世世代代为奴,永无出头之日。

  ——大秦的奴隶也能奢求立下军功免去奴隶身份,黔首更是可以通过军功爵制和成为官吏改变家族命运。

  女的朝不保夕,从出生开始就要承受死亡风险。

  高种姓随便杀低种姓,法律不怎么管。

  低种姓的占比还高达六成!

  这就是孔雀王朝。

  尊卑贵贱发展到极致的怪物。

  儒家想要和臭名昭著的种姓制度划清关系,就只能切割尊卑贵贱。

  嬴云曼为儒家的无妄之灾幸灾乐祸,并配合着论坛发言皱起眉头。

  说是无妄之灾,倒也没那么无辜。

  周武王在牧野誓师时以“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指责商纣王,一句话抹掉商朝所有女性的功绩。

  这段话记录在《尚书》之上,孔子又对《尚书》进行了整理编纂,让其成为儒家经典,对女性的打压延续两千多年。

  尊卑贵贱不单只限制女性权利,还强化阶级固化、严重阻碍社会变革,后世华夏的屈辱史儒家“功不可没”。

  嬴云曼绝不会让这种糟粕再次荼毒华夏。

  种姓制度的详细情况能在华夏流传,或许就是未来的她一手促成。

  【底层都这么受压迫了,占比那么高为什么不造反?】

  【这就要说到种姓制度最可怕的地方:惊人的同化能力。】

  第28章 只有文明才能对抗文明

  【说到同化, 大家肯定会想到华夏论,并认为种姓制度不配与华夏论相提并论。但同样有着一整套系统性理论,种姓制度的同化能力不弱于华夏论。】

  【???凭什么?种姓制度它凭什么???】

  天幕之下, 无数秦人有着同样的疑问。

  只是天幕的数次提及, 就让许多人发自内心地认可华夏论之说, 并开始以华夏儿女自居。

  这看着就令人不适的种姓制度, 凭什么和华夏论相比?

  【刚才我介绍的只是粗略的种姓划分。但根据刘邦的记录, 每级种姓内部还有同样森严的等级制度,以保证每个被压迫的低种姓还有能被他压迫的更低等级——直到不算人的贱民。】

  【一层层往下倾轧,使得这种金字塔结构被夯实得极其稳固。】

  【为了确保“我能顺理成章地压迫弱者”,所以“我忍受被强者压迫”,甚至自发拥护种姓制度。】

  【弱者挥刀向更弱者?】

  【底层都是没资格读书的, 不读书就只能靠本能生存,而人的本性就是如此恶劣——性恶论再得一分。】

  【这也导致底层被层层分化,原本应该团结起来反抗高种姓的低种姓, 内部也形成了压迫和被压迫的等级。】

  【看着就让人毛骨悚然。】

  张良心底一咯噔。

  他太聪明了。

  以至于只是看天幕描述异族文明, 就能够联想到本国。

  君、臣、民、奴。

  但很快张良就想到二者的不同之处:华夏文明允许阶级跃迁,并没有再对底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