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太子拜师
划策,告诉我如何积蓄自己的力量,如何进行反击?”
王后说道:“你的老师不在这里,但你放心,他的心是和你在一起的。等你回京城那天,他自然会到你身边。母后自然比不上你的老师子初先生,但现在先勉强做你的军师,多多少少帮帮你。”
太子笑道:“母后别自谦了,您的智慧堪比我的老师,您做我的军师绰绰有余。如果母后愿意,孩儿愿拜母后为我的军师,请母后受孩儿一拜。”
太子说着,给王后深施一礼。王后笑道:“不知孩儿此刻需要什么谋划?”
太子说道:“母后,孩儿就想知道如何积蓄力量,从哪里开始着手?”
王后说道:“莫儿,其实你已经开始在积蓄力量了。”
太子说道:“哦,孩儿不懂母后的意思。”
王后说道:“自从我们母子来到边境,你就已经着手开始了三个方面的积累。首先,你和将军,以及将士们一起摸打滚爬,一起训练,一起同甘共苦,尤其是经历了这次平叛战争,你和他们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他们就是你的力量之一。”
太子问道:“那之二呢?”
王后说道:“之二,就是你的经历,你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已经超越了你在京城时书本上的知识,你更加懂了书本之外的世界,了解了民情,熟悉了人性,把握了人心,这些都为你未来成为一位优秀的楚王积累了难得的经验,这就是第二种力量。”
太子点点头,说道:“母后这么一说,孩儿似乎明白了更多,那第三呢?”
王后说道:“第三,就是你的身和心,你的目光和毅力和,你的仁慈和当机立断,你的宽厚与果敢,这些品质你都开始逐步拥有,并深刻地领会。这也是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当然,这一切都才开始,你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学,很多的事情要做,不要急于求成,但也不可以懈怠。”
太子说道:“母后认为当下孩儿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王后说道:“莫儿,把你的剑给为娘。”
太子不解,但还是照做,将腰间的剑捧给王后。王后接过剑,轻轻地抽出剑,然后又轻轻地放进去,问道:“莫儿,你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会用你的剑指挥千军万马。”
太子问道:“母后的意思是让孩儿学会指挥军队?“
王后点点头,说道:“这是一门你必须学会的课程。楚国内外忧困,外有许多游牧部落,和诸侯各国,他们虎视眈眈,内有各种反对势力,而这些都需要你手头有一支效忠你的军队,慢慢的扩充到两支,三支,……逐渐到你能掌控楚国为止。”
太子说道:“母后,这边境的军队能成为我的力量吗?”
王后说道:“我们现正在做的就是这件事,要不了多久,它就会真正成为你的力量。”
太子问道:“母后,孩儿还需要做什么?“
王后说道:“莫儿,如今乱世,你需要做的是好好锤炼自己,韬光养晦,暗蓄锋芒,多多和将士们在一起,学其能,收其心,鼓其志,扬其威,最终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统帅。”
太子说道:“多谢母后指点,孩儿记住了。”
说话间,先行官刘公公在将军的陪同下进入大帐。刘公公一见王后与太子,顿时情绪激动,扑通一声跪倒在王后跟前,声音哽咽地喊道:“王后娘娘、太子爷,老臣日夜思念你们啊!”
言罢,泪水不禁滑落脸颊,刘公公轻声地呜咽起来。王后闻听,心中亦是感慨万千,她轻声劝慰道:“刘公公,别哭了,快些起来说话吧,莫儿,快去搀扶刘公公起来。”
刘公公闻言,赶忙擦干眼泪,在太子的搀扶下颤巍巍地站起身,然后在一旁坐下。
刘公公笑道:“王后娘娘,老臣年纪大了,刚才一见到您和太子爷,就控制不住自己,让王后娘娘见笑了。”
王后笑道:“这是刘公公对我们母子牵挂,本宫怎么会见笑呢?”
刘公公说道:“听将军说,王后娘娘要见老臣,不知有何事?”
王后说道:“刘公公,此次你随传旨官前来军营传旨,可我们等了好一会,怎么还不见传旨官?你不是告诉本宫,说那传旨官已经到了吗?为何却迟迟不来传旨?他让众人在此久等,究竟是何缘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公公听王后问起,正欲开口回答,却瞥见身边的将军,又有些迟疑。他支吾道:“王后娘娘,老臣我……我……”
太子这时在王后耳边低语一番,王后听罢,点点头,微微一笑,说道:“刘公公,本宫与太子来到边境,多蒙将军照顾,将军是自己人,有什么重要事情,将军都直接禀报本宫,本宫有什么话也都不瞒着将军,所以刘公公,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无需有所顾忌。”
刘公公闻言,这说道:“是,回王后娘娘刚才的问话。这传旨官,您知道他是谁吗?”
王后摇摇头,刘公公继续说道:“他是是王妃的人。”
王后轻轻点头,说道:“我早已料到,只是不知他姓甚名谁,又有何来历?”
刘公公说道:“此人姓柳,原先王妃身边有个公公,可是去年出京后,就没有再回去。据说是得罪了他的主子,就莫名其妙地死在外面,于是这姓柳的便顶老公公的缺,成为了王妃身边的人,深得那女人的信任。那柳公公此次姗姗来迟,实则是耍威风,要故意气王后娘娘您呢。”
一旁的太子听了,怒火中烧,恨恨地说道:“哼,他竟敢在母后面前如此耍威风,我这就去教训教训他!”
说完,便要起身离去。王后听闻,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