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赚钱的股民

  第一位股民:“我讲的是我发小的故事,他在股市成立之初的时候,到全国各地去收原始股。股票一上市,他就赚了很多钱,现在资产已经过亿了。”

  第二位股民:“我讲述的是游资大佬的故事,他自创涨停战法,专门买连续三个涨停的个股,自称一年赚了12倍。”

  第三位股民:“我讲述的是一位老人的故事。90年代初,股市成立时他专门跑到外地去买股票,只用了两个月就赚了十倍。”

  第四位股民:“我的一个朋友是企业的会计,他专门买自己公司的股票。订单多的时候他就买,效益不好的时候他就卖。十年时间赚了八倍。”

  第五位股民:“我讲述的是一个记性不太好的大妈,买了一万元的股票,一直没看,后来再看时已经赚了300倍。”

  第六位股民:“我的故事讲的也是一位大妈。她买的都是国有企业,而且不赚钱不卖,十多年过去了,一共赚了五倍左右。”

  第七位股民:“我就看网络人气最高的股评专家,他说买我就卖,他说卖我就买,结果赚了不少钱。”

  第八位股民:“我的一个朋友超级有耐心,买的股票最少放三年,三年后再换一只股,十二年过去他赚了七倍。”

  第九位股民:“我认识一个非常勤奋的职业股民,他每天都要买卖至少五只股票,有时甚至买十几只。他自称十年赚了六倍。”

  总结一下就是:

  故事1买原始股收益过亿;

  故事2追涨停一年12倍;

  故事3股市初期两个月赚十倍;

  故事4买熟悉的公司股票十年赚八倍;

  故事5一只股票一直放着,赚了300倍;

  故事6买国企股票不赚钱不卖,十年赚五倍;

  故事7与股票专家反向操作,赚了很多钱;

  故事8买完股票放三年,三年再换一只股,十二年赚七倍;

  故事9职业股民做超短线,十年时间赚六倍。

  股民们讲述完毕,各战队进行了一番讨论。

  红队认为,故事1、4、5、6、8是真的。

  而假的故事各有各的疑点。

  红队给出的分析是:第2个和第3个故事,都是在短时间内赚十几倍,过于夸张;第7个故事,专家再怎么不准,也不至于反向操作就能赚这么多钱。第9个故事经常听到,不过赚钱的不是股民,是证券公司。

  蓝队认为,故事3是真的,新生事物通常都有暴利;故事4也是真的,在企业一线工作,相当于有内部消息;故事5是真的,国外经常听到这种事情。故事7、8也是真的,很多人都聊过这些事。

  其他都是假的。

  蓝队给出的分析是:

  故事1,买原始股确实能赚,但那个时代国民经济没有那么富裕,赚一亿有点夸张;

  故事2,一年12倍,是在坐火箭吗?

  故事4,就算是会计,也不能预测市场形势啊。

  故事6,好像国企经营的效率,比民企更低才对吧。

  故事9,买卖次数那么多,手够用吗?

  最后,直播镜头聚焦在了黄队。田园听了听队员们的意见,他们与红蓝两队的想法大多类似。

  “队长,你怎么看?”

  “我看啊,九个故事都是真的。”

  这就是股市,不是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各种思路,只要时机得当,都有可能创造财富。但股市又是一个零和博弈的市场,有人赚了就有人赔。

  你听说过的赚钱故事,他们的收益虽然高,但不一定能够复制,哪怕是本人回到过去,也未必能获得同样的收益。

  节目组肯定了田园的判断,九个故事都是真实的。

  就在众人惊讶之时,股评专家张顾平来到了现场。他准备给大家讲一些炒股亏钱的故事。

  如果说赚钱的股民各凭本事,那么亏钱的股民,相同点就比较多了。

  在很多炒股炒到破产的案例中,几乎都是使用了资金杠杆,也就是不只投入了全部的资金,还动用了不是自己的资金。

  杠杆,既包括证券公司的正规融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场外融资,或者借来的钱。

  不加杠杆,一个股民最多亏掉100%,也就是全部本金;但是一但加了杠杆,即使是最低的1倍杠杆,亏损50%就已经输光本金;如果是2倍,亏损33.4%亏光本金;如果是5倍,亏损20%亏光本金。

  其实一些顶级的,曾经取得过巨大成就的投资人士,也是毁在了加杠杆中。

  第二个导致炒股巨亏的,通常是重仓操作却不懂止损的人。止损就是把每笔投资的亏损控制在一定幅度内,以防不可控力导致亏损扩大。

  对个股而言,最大的风险是退市,一个公司一但进入退市程序,最终可能会一文不值。虽然退市的概率不算很高,但一旦发生,对个人而言就是难以挽回的巨亏。

  虽然通过设置一些条件,能够降低股民买到退市股的几率,但凡事没有绝对,小心一点总没错。在买入的股票亏损到一定幅度时,及时卖出,就能杜绝这种巨亏的隐患。

&em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