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六仙女含泪别天庭
在脸庞。
她们疼惜地看着六仙女,眼神中饱含着各种复杂的情感,有不舍,有担忧,更多的是对六仙女命运的无奈和同情。
六仙女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她缓缓地举起碗,将忘情水凑近嘴边。
那水散发着一种奇异的光芒,靠近嘴边时,似乎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却也带着一种令人绝望的气息。
六仙女闭上双眼,一仰头,慢慢喝下了忘情水。
那冰冷的水顺着喉咙流下,她感觉自己的内心仿佛也被这股寒冷冻结。
喝完忘情水后,六仙女缓缓地跪下,双手扶地,身体微微颤抖着,给玉黄大帝和王母娘娘磕了两个头。
每一次磕头,都像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对天庭生活的诀别。
玉黄大帝和王母娘娘看着这一幕,眼睛里都挂满了泪珠。
玉黄大帝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强行忍住。王母娘娘则用手帕轻轻擦拭着眼泪,但泪水却怎么也擦不完。
……
刚才押韩翔的那两位神仙差官走过来。
他们面无表情,眼神冷酷,就像是执行命令的机器。
他们走到六仙女身边,一左一右地押着她,带着她缓缓离开灵霄宝殿。
六仙女的脚步有些虚浮,每一步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她的姐妹们紧紧尾随着差官,眼睛里满是泪花,视线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六仙女的背影。
她们不时地用手里拿着的小手绢轻轻擦泪,小手绢很快就被泪水湿透。
她们就这样一路来到了南天门。
大仙女强忍着悲痛,用哭腔说道:“六妹,我们等着你回来。”说完,她的喉咙一阵哽咽,再也说不出话来。
二姐、三姐、四姐、五姐、七妹也纷纷哽咽着说道:“我们等着你早点回来!”那声音充满了不舍和期待,在南天门的上空回荡。
六仙女听到姐妹们的话,心中五味杂陈。
她哽咽着说:“姐姐妹妹们,你们别难过,照顾好父王和母后,等一百二十天后我就回来了,很快的,别难过啦!”
她的话虽然是在安慰姐妹们,但她自己也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命运。
此时,六仙女的脑海中突然又闪过翔郎的身影,那是深入骨髓的思念,即便喝了忘情水,也无法瞬间抹去。
她没等那两位神仙差官催她,就向六个姐妹挥了挥手,然后化作一只美丽的凤凰。
凤凰全身的羽毛散发着五彩的光芒,那光芒在云端闪烁,璀璨而夺目。
她展开巨大而华丽的翅膀,轻轻一扇,便离开了南天门,向着凡间的方向飞去。
她的身影在天空中越来越小,最后化作一个小点,消失在天际。
在离韩翔降生的附近小山村里,太阳正在从西方微微落下,漫天的晚霞如同一幅巨大的油画,色彩斑斓。
一位肩膀上搭着鼓书包的说书先生走进村子。
他年龄在五十岁左右,身高大约一米七的样子,身材微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长衬衫。
他肩膀上搭着的鼓书包里面,装着说书用的鼓、板、三弦等乐器,还有书本或手稿,扇子及毛巾、水壶......等生活必需品。
一走进村子,他就吆喝起来:“说书喽,说书喽,今晚说那牛郎织女的故事喽!”这一吆喝,就像一阵春风吹过平静的湖面,村里的人们迅速被吸引。
大家早早地吃了晚饭,纷纷从家里搬出小板凳。
那些小板凳也是各有特色,有的是用粗壮的树枝手工制作的,表面还带着树皮的纹路;有的则是用旧木板拼接而成,虽然简陋却很结实。
村民们带着小板凳,来到一家土坯屋后面的大道上。
那土坯屋的墙上有着岁月斑驳的痕迹,屋顶的茅草在夜风中微微晃动。
很快,村民们就把说书先生围得水泄不通。
说书先生站在一个长一米多,宽六十多公分的长方形桌子后边。
那桌子是深色的木头制成的,桌面有些粗糙,却被说书先生擦拭得很干净。
桌子的左侧放着一个玻璃罩灯笼,灯笼里放着一盏煤油灯。
那煤油灯的火苗一跳一跳的,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灯芯在燃烧中发出“旭旭”的声音,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桌子中间摆放着一个大约三十厘米的大鼓、还有鼓槌、三弦、书本、手稿和扇子。
在桌子的右侧放着一条浅灰色的毛巾(行话称:惊堂木)和水壶。
说书先生整了整自己的衣衫,拿起鼓槌,有节奏地敲打着小鼓。
他充满着激情的声音,在抑扬顿挫,似唱非唱中,开始讲起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讲到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时,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讲到王母娘娘划下银河时,声音中带着愤怒与惋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