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万。可我手头的钱不够,所以不能再继续当这个小公安了。”

  这事儿还得从陈子安还没告诉陈父陈母存在的那对母女说起。如果依娜母女上京求学,陈子安肯定不能把她们带到他们现在住的三室一厅这座房子里来,一是空间和位置都不够,二是他还想要尽量再瞒一瞒陈父陈母。

  陈子安就想办法联系了以前的朋友,本意是想找个愿意租房子的人家,结果恰好朋友急着出手这么一套房子。再加上陈岑之前也跟陈子安透露过,以后结婚了想要搬出去住,于是陈子安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陈岑。

  陈子安以后是要继续当兵的,但如果他和陈岑能够合力买下这座宅子,再把它稍微隔断一下,他和陈岑住对门,这样他在军中也能稍微放心些依娜两母女的安全。

  可这件事,如果由陈子安提出来,肯定不太合适,所以才有了陈岑主动“冲锋陷阵”的情况。

  “什么房子要三十万?”李秀兰转头看向一直默不作声的陈子安,眼神里满是担忧,“子安,你当了这么多年兵,可别让人给骗了。”

  陈子安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妈,您放心,那同学准备出国,确实急着出手,所以价格才这么划算。那四合院的地段特别好,就在刹海附近,鼓巷里面,位置绝佳。”

  “出国?难道国家要开放私人出境了?”李秀兰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陈子安轻笑一声,却不置可否:“反正,就我所知的,有些背景的人,都在准备了……”

  李秀兰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唉,这真是……”她想说些什么,但又因为身份的限制,实在难以开口。

  陈岑却毫不在意,拍了拍胸脯:“妈,您别操心那么多。他们要是不出去,我们哪能占这么大的便宜?那位置,散步都能随时散到故宫里去。我简直不敢想象,要是能住在那儿,我还能有什么烦恼。”

  “行!咱咬咬牙也得买,就当是为了娶新媳妇了!”

  李秀兰在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会儿。陈岑之前放在他们这儿的钱大概有七八万,陈子安这些年立功的奖金也一直由他们保管着,再加上这次陈岑立一等功的奖金,不算陈子安的工资津贴,光是他们手头存着的奖金就有十万左右。而他们老两口这些年的存款也有十来万,到时候,他们老两口再把自己的存款拿出来补贴进去,凑一凑,应该也够了。

  只是这一买,就是把一家人大半辈子的积蓄都给搭进去了。

  “子安,你改天约一下你朋友,咱全家都得去好好看看那房子到底合不合适。”李秀兰语气里带着一丝肉痛,但还是认真地回应着小儿子最开始需求,“陈岑,你要是真不想当这个公安,我也会跟你爸提一提,不过具体能不能成,只能看你能不能过你爸那边了。”

  “也行吧……”陈岑心里明白,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这种事不能急,得慢慢来。他爸这人吃软不吃硬,得讲究个策略。

  ……

  与此同时,在城郊的姜家村,一场大风雨正悄然酝酿。

  “叔!我老远就看到好多警车朝咱这边来了,肯定是为了咱们的事!快跑吧!”姜小胖猛地推开门,冲着正在屋里翻箱倒柜的姜海大声喊道。

  姜海早已满头冷汗,如果不是手里还攥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早就想逃离这个从小长大的姜家村了。他病急乱投医,急切地问姜小胖:“你看到上次让那人签的欠条没有?”

  “欠条?”姜小胖挠了挠头,一脸懵地说,“我和大胖拿走了啊。”

  如果此刻林耀祖在这里,他一定能认出姜小胖正是当初在路上堵他的那两个人之一。

  “你们拿走了?放哪儿了?快给我!”姜海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眼睛都红了,急切地追问。

  姜小胖心里也急得不行,都火烧眉毛了,还管那欠条干什么?他一把抓住姜海的胳膊,往外拖:“叔,别磨蹭了!再不跑就来不及了!什么都别带了,我们直接跑山里躲几天。”

  “你懂个屁!”姜海猛地甩开姜小胖的胳膊,怒骂道,“有了那张欠条,我们就能把所有罪责都推到林耀祖身上,说他是雇我们造假的。那些假票都是他买走再卖出去的,到时候我们最多被拘留个十来个月就被放出来了。”

  闻言,姜小胖脸色苍白:“叔,那欠条早就让人赎回去了。你忘了吗?我还把钱给你了。”

  姜海突然想起了什么,手指颤抖着指向自己的屋子。姜小胖和姜大胖就是在那间屋子里给他钱的,当时他以为是别人欠的货款,就直接收起来了。

  “那现在怎么办,叔?”姜小胖急得六神无主,哭诉着,完全没了主意。

  “还能怎么办!快跑啊!”姜海直接推开大门,骑上林耀祖被扣押在这里的自行车,打算拼命逃跑。

  可他刚抛下姜小胖没多久,就被一辆警车堵住了去路。那一刻,姜海才明白,一切都完了,彻底没救了。

  1986年8月25日,经依法审理,主犯姜海、从犯姜小胖及姜大胖对伪造公交车票并出售给北京市各倒票人员的事实供认不讳。经查明,此案共造成国家财产损失人民币五十一万九千余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主犯姜海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从犯姜小胖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从犯姜大胖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与此同时,京市刮起了一阵“打击投机倒把、维护市场秩序”的新风。所幸,陈岑未受牵扯……

  第36章 一家之主赵桂英 春去秋来,转眼就到……

  春去秋来, 转眼就到了九月初旬。

  傍晚,陈岑正带着林妈去距林家足足有五里地的聚德烤鸭店去打包了俩份烤鸭回家,作为一家五口晚上的大菜。

  摩托车刚骑到巷子口,林妈便遇见了许久不见的许丽华。她便让陈岑靠边停车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