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br />   ——这小孩的袖子都短了!

  “是我请客。”江芸芸摸了摸脑袋,憨笑说道。

  跑堂到底是见多识广,脸上立刻洋溢着热情的笑来:“可要上包间,包间送茶水,只是一间包间要十两银子。”

  他一边说一边看着江芸芸。

  江芸芸连忙说道:“那就坐下面。”

  “好嘞,四位这边请,靠里面的位置,安静,正合适两位小公子。”跑堂的职业素养当真是优秀,笑着引路。

  “我想要吃云片糕和豌豆黄。”李兆同坐下后,眼巴巴看着江芸芸说道。

  跑堂见江芸芸没拒绝,便笑着说道:“小童好选,这可是我们这的招牌菜呢。”

  江芸芸看向王守俭,热情问道:“你想吃什么。”

  王守俭盛情难却:“那就栗子面小窝头。”

  “这个也好!”跑堂嘴甜,又说道,“那可是宫内娘娘最爱的一道菜了。”

  李兆先笑眯眯说道:“不用催,我肯定多点点。”

  江芸芸现在滴血,脸上还是露出一个勉强的笑来:“师侄不用客气。”

  本来打算点三道菜的李兆先立马加了一道。

  “八珍豆腐、香酥鸭,脆皮鲈鱼,听说你家肉沫烧饼很有名,再来四个。”李兆先信誓旦旦说道。

  跑堂露出笑来,竖起大拇指:“客官懂吃。”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那就这些了。”

  跑堂的哎了一声:“茶水可要?”

  “来一壶龙井。”江芸芸说道。

  “好嘞。”跑堂兴冲冲走了。

  江芸芸好奇看着李兆先:“你对这里很熟悉?都不看菜单。”

  李兆先摇头:“第一次来。”

  “那你怎么这么熟门熟路。”江芸芸吃惊问道。

  李兆先只是神秘兮兮地不说话,想要吊着江芸芸。

  但没想到李兆同不争气,立马凑过来解释着:“爹每次讲课回来都会带很多好吃的。”

  原来李东阳作为皇帝的老师,翰林院的金牌讲师,专门给皇帝经筵,也就是上课。

  经筵一般分为‘春讲’和‘秋讲’,每次有三个月,每个月要举行三次,若是学生勤勉,也是可以加课的,显然,当今正是一个勤勉的人。

  这个经筵的老师不少,李东阳是其中一个,一般来说学的也是四书五经,还有理学书,历史书等等,也有加课的,比如上一个皇帝给这任皇帝编了一本书《文华大训》,老子给儿子出的题也是要认真学的。

  可见当皇帝也是蛮累的,一边工作一边读书。

  其实每次讲课也不过是一小章的内容,但老师要写很多字的讲章,先逐字逐句翻译这句话,再把这句话的意思详细解释了,最后又衍生出相关内容,可以说是原句十个字,讲解一小时。

  这样便算了,上课的过程还繁琐,因为经筵其实算一项礼,在文华殿开课,旁听生很多,比如内阁学士,六部尚书、都察院老大,大理寺老大等等,大半个朝廷只要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在边上旁听。

  专门的监管老师,鸿胪寺‘鸣赞官’,会一步步走流程,走了一遍,两个时辰过去了,距离下课还有一个时辰,巧了不是,正好可以讲课。

  这哪是上课,这简直是大型集体政治学习课。

  中间过程繁琐不说,最重要的是课后还留饭。

  当今又是一个仁慈的人,对于讲课老师多加优待,会给你准备多一点的好吃的,因为光禄寺做的饭一向不好吃,等程序走完又都冷了,更是不好吃,简直和太医院的药方一样能毒死人。

  所以自上任皇帝开始就不留饭了,爱吃不吃,但可以打包!

  李东阳作为神童,自然是老师之一,每次都能带回一些宫中美食,别说,冷的时候难吃,热的时候还挺好吃的。

  江芸芸听得叹为观止。

  “光禄寺的饭真的这么难吃?”她忍不住问道。

  李兆先点头,突然又说道:“等你以后高中你就知道了。”

  江芸芸倒是非常期待:“真想吃吃看有多难吃。”

  “你给刘师叔的礼物买了?”李兆先对江芸芸见什么都好奇的心态格外佩服,但不太想深聊,只好转移话题问道。

  江芸芸叹气:“没有,看了一会儿热闹,把这事忘记了。”

  “那刘师叔明日可就来京城了。”李兆先阴阳怪气说道,“时间可不多了,看热闹把师兄忘记了,罪加一等啊。”

  江芸芸撑下巴:“记得的,实在不行,我就给师兄在这里买一些糕点。”

  “那他大概会赶你出去。”李兆先直接说。

  “没事,赶走了我自己吃。”江芸芸说着说着,自顾自笑起来。

  李兆先无语。

  跑堂送来饭菜,四人也不说话开始动筷子。

  “这个栗子面小窝头好吃!紧实但不会噎人。”江芸芸发表评论。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