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

>
  “工作是工作,你是你啊。”黎循传站起来说道,“你总是什么事情都不跟我说,之前给你看病,你好端端这么难受,我问你你也不说,又后来你非要去掺和周家和江家的事情,要不是我去找你,你是不是也不会来找我,还是最近周六的事情,你去找太子殿下,也不知会我一声……”

  黎循传难过地看着她:“你干嘛……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啊。”

  江芸芸脸上笑容缓缓敛下。

  十二岁的江芸芸早没了当初的瘦弱矮小,有时在国子监门口等他回家,他背着小书箱快步走来,衣袂翻飞,笑容灿烂,沿途的同学和她打招呼,不论认识与否,他总是笑眯眯地看着他们,那双眼睛总显得温柔多情。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成了一个风华正茂,如切如琢的小少年。

  隔壁的小姑娘总是说家里的东西做多了,拎着一篮子东西送过来,他也是笑眯眯接过去,瞧着很和气,很温柔,回头又让幺儿送其他东西回去,做得规规矩矩。

  巷子口的老太太年纪大了,拉着人就是说话,也只有他会不厌其烦地听着,甚至还会搬个小板凳和她坐在一起,听着她絮絮叨叨说着话。

  便是有瞧见格外可怜路边的乞儿,他见到了也会于心不忍去送一个蒸饼,更别说碰到阿猫阿狗,总是忍不住去逗一下,给人做窝。

  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他总是能认识很多很多人,路上走一圈,能一直打招呼,就像他的求学路,一路走上来,他身边围满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可以为百姓伸冤,为徐家出头,为可怜的小孩去搏一把,他也确实如祖父说的一样,是一个热忱的读书人。

  只是此刻,他脸上没了笑容,黎循传才猛得发现,面前的小同窗其实长得非常清冷,眉宇间总是淡淡的,那双漆黑明亮的瞳仁哪怕跳跃着烛光也显得不甚热情。

  可他在想什么,大家都不知道。

  他没有喜欢吃的东西,没有喜欢的颜色,对什么都挺无所谓的。

  “我们不是天下第一好嘛。”黎循传的声音逐渐低了下来,最后几个字被冬日的夜风一吹,甚至没了任何声响。

  江芸芸沉默了。

  隔壁厨房里传来顾幺儿偷吃被抓到的动静,听着就很热闹。

  屋内就在一瞬间被无孔不入的冬日的风一吹,显出十分的寂寥。

  江芸芸看着黎循传伤心的样子,心里涌现出一瞬间的迷茫,不知道黎循传为什么生气,所以一向能言善辩的嘴在此刻骤然哑了。

  这事算起来,和她前世也有关系,她从小就习惯一个人生活,来到这里更是如此。

  她成了江家女扮男装的庶子,她要成为周笙的依靠,又要隐藏自身的秘密,还要靠自己走到自己想要的位置上,她习惯一个人了。

  一个人没有多好,但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她很庆幸遇到老师,也很高兴遇到黎循传。

  可是为什么对他们没有倾诉欲呢。

  江芸芸沉默了。

  她对面站着的可是黎楠枝啊。

  那个在第一次见面时,这个穿着天青色衣服,怀里抱着梅花的小少年,他矜持有礼,文质彬彬,和江家繁华绚烂的富贵之气格格不入。

  江芸芸心里是惊艳的。

  以前读书时出现说的翩翩君子,温其如玉,在此刻成了真实的具象。

  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当时脑海里浮现出屈原离骚里的这句话,她觉得很合适黎循传。

  这样的小少年,称得上坦坦荡荡,金相玉质。

  她很喜欢黎循传,和他在一起总是觉得很舒服。

  可为什么不能交心呢。

  江芸芸想了许久,也得不出答案来。

  “咳……开饭吗?”乐山咳嗽一声,站在门口,小声问道。

  “开饭开饭!”顾幺儿端着一叠糯米糕火急火燎跑进来,“烫烫,好烫。”

  黎循传下意识伸手给他接了过去。

  “开饭吧。”他低声说道,率先转身。

  “这个糯米糕是我和周六筛粉的,可好吃了。”顾幺儿小脚一翘,得意炫耀着。

  他拉着周六等人夸奖,可面前两人都一声不吭。

  江芸芸和黎循传没说话,各自选了一个位置。

  顾幺儿大惊:“你们还没和好啊。”

  江芸芸:“吃饭。”

  黎循传:“闭嘴。”

  两人异口同声说道。

  顾幺儿和周六对视一眼,各自焉头巴脑地爬上位置。

  诚勇等三人站在后面,齐齐叹气。

  大年三十天色刚蒙蒙亮,江芸芸就听到外面传来敲门声,没一会儿就听到祝枝山热情的声音。

  “我买了猪蹄,晚上红烧吃。”

  “衡父马上就来,徐家买了一车好吃的,你们就不要买了,我跟你们说,今天的东西贵得很,我们薅大户羊毛。”

  “士廉和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