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倾天之悔,九死难追

  入夜。

  皇宫门外。

  顾长安还在跪着。

  他身姿挺拔,目光坚定。

  朝臣散去后,顾长安辞官的消息虽未传遍京城。

  但随着朝臣们归家,已经在高层流传开来。

  他这一招,直接把满朝文武打懵了。

  大家死都想不明白。

  当今圣上宽厚仁德,天下大治,且锐意进取,乃一代雄主明君,不是那种满腹猜忌之辈。

  而且朝臣心齐,平时的争论大都停留在政见之上,而且对此次顾长安的封赏,满朝皆服。

  但谁想到,这少年侯爷竟然给大家伙来了坨大的。

  竟然要辞官!

  这让天下人如何看陛下?看大楚的朝臣?

  看今天陛下那样子,看来是真的怒了。

  满朝文武在皇帝走后,都疯狂上来劝顾长安。

  但顾长安说的都是车轱辘话,来回就那几句。

  “各位老大人,不必再劝。小子性子散漫,有冲锋之勇,无治世之能,如今圣人垂拱,天下大治,游高山大川,乃我生平夙愿,还望陛下和各位老大人成全。”

  “那为何要辞官?”

  “江山代有才人出,小子想给后来者挪位置。”

  后面再问,都是这两句。

  文官之首的丞相老爷江渊听到了顾长安的这两句话,差点气晕过去。

  当场忍不住破口大骂。

  “你这武将何时也学得了这些穷酸腐儒的车轱辘话?”

  满朝文官闻言,都有些尴尬。

  心想,丞相你不是吗?

  最后丞相老爷子,见怎么说都说不听,怒而拂袖离去。

  “让他在跪着,陛下会收拾他。气煞老夫。”

  ........

  “爹爹,你说他要辞官?”

  沈淮没听出女儿口中的震惊,以及震惊之后的失落之感。

  “你这丫头,什么他,那可是陛下亲自封的侯爷!”

  沈绾又恢复到了生人勿近的状态。

  眼中是浓浓的化不开的疑惑。

  “爹,娘你们先出去吧,女儿没事,可能是感染风寒脑子有些糊涂了。”

  说着就把父母推出了门外。

  “砰!”

  然后关上了房门。

  被女儿扫地出门的沈尚书此时是满脑子的疑惑。

  这到底是咋了?

  刚封侯的少年将军要辞官。

  自己的心肝宝贝这忽而悲伤,忽而开心的。

  刘氏此时也是疑惑。

  大将军根本没提及求娶之事啊,那绾儿不应该开心才是吗?

  怎么感觉好像更不开心了。

  见自己相公比自己还晕。

  刘氏于是把自己女儿下午发生之事的来龙去脉说了清楚。

  沈淮听到后,沉吟片刻。

  “不对啊,那绾儿不应该开心吗?”

  刘氏年纪虽然不低,但是保养得极好,宛如一个三十多岁的少妇一般。

  此刻听闻相公的发问,她也柳眉微蹙。

  “不知道啊!许是怕侯爷再来纠缠?”

  “不会的,侯爷去意已决,陛下这次应该是拦不住的,可能不久后就会离开京城吧。”

  刘氏闻言,也不住喟叹。

  “哎,无论有意无意,急流勇退,在最得意之时,选择离去,这小侯爷也是有智慧的人啊!”

  只可惜自己家女儿没看上。

  她下午时,就托人去打听了顾长安的情况。

  可以说,除了出身不好,才学差一点外,无论是样貌还是品行就再也挑不出半点毛病了。

  而且刘氏觉得这两点,也不是啥大问题。

  出身不好?但人家现在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封侯拜相,试问哪个读书人封侯了?

  才学差一点,但是够用就行,读书在于明理而不在名利。

  虽然不知道女儿心中中意的是谁,但她隐隐觉得,自己女儿似乎错过了一段好姻缘。

  但也只是想想,谁叫自己宝贝女儿没看上呢。

  沈淮又问。

  “夫人可知,绾儿中意哪家公子?”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