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乌龙,皇怒

  “为了大明!冲啊!”

  抱着必死的决心,王轼的情绪很好的感染了一众亲兵,一众人皆是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大吼:“杀!”

  “杀!”

  决绝之意伴随着高声冲破云霄,震天动地。

  “哈哈哈,王巡抚,没想到你堂堂南京兵部尚书,高居庙堂的文官居然有这般舍身杀敌之志,了不起!”

  只顾着冲锋的王轼,听到了一声熟悉的调侃,一时间没回过神,好不容易才反应过来,对面虽然是土人的贼军不假,但所挂之旗帜是张字旗,领头的那个将领居然正是失踪许久的张锐!

  “吁!”

  回过神来的王轼连忙拉停缰绳,差点中心不稳直接栽个跟头,但此时的王轼已经来不及注意这些小事了,他满脸难以置信的看着前方正笑吟吟的看着他们一群想要以命抵挡贼军的垫后部队的飒爽身影。

  “张锐!是你!”

  “你怎么?!”

  王轼几十年的阅历人生经验硬是憋不出个屁来。

  众多土司联合形成的万人军啊,让朝廷八万大军狼狈不堪的妖妇米鲁的大军啊,现在一个个心悦诚服的站在了张悦身旁?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这题太难了,我真的看不懂啊!

  看着已经要怀疑人生的王轼,张锐随他一同,开始返程,并在路上将这些日子以来他是怎么跟随捉住了杨友的纳普辗转众多寨子最后摸到米鲁老巢将人抓到的情况和王轼大致说了一番。

  “那这些各个土司的叛军呢?你是怎么把他们降伏的?”

  王轼还是有些难以想象,深入敌后斩首米鲁已经很离谱了,你拿点人还把整个叛军都解决了?你张锐有那么大人格魅力?

  “贵州山地,本便不易生存,他们很多人选择跟随米鲁很大原因是因为土司土官对他们的压迫太狠导致他们没有活路了,米鲁给了他们一个活下去的念想他们自然愿意跟着干。”

  “但几年打下来,虽然失去了土官对他们的压迫,但他们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善,相反因为与大明为敌,他们还是去了许多机会,本将抓住这点萝卜大棒一起下,并让米鲁也出面协调了,他们自然不会继续闹了。”

  “土人和汉人百姓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谁又想造反呢?那毕竟是掉脑袋的差事。”

  “王巡抚读书人出身,历代为何造反书中应该记录的很清楚吧?”

  面对张锐的反问,王轼有些尴尬。

  书中确实有记载,但现在的儒学早就不是当初孔圣人的儒学了好吗,读书人连五谷都不分你还指望他们从这些臭丘八、泥腿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瞥了一眼面露尴尬之色的王轼,张锐回过头笑而不语,心中却对文官的看法又降了一层。

  诚然,王轼可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文官了,但受传统理学深度影响,又高居庙堂早就脱离群众了,他们能明白多少底层所想?不愚弄百姓鱼肉百姓的在这时代已经是难得的好官了!

  显然,虽然在镇国军校担任总教习时被朱厚照、朱厚炜两兄弟基本算是架空了,但张锐在镇国军校还是潜移默化间有了很大的改变。

  “米鲁在后面的车中管着,到时候本将会亲自押送米鲁进京面圣,由陛下处置。”

  “中官杨友受伤严重,但却是一条难得的硬骨头,现在也在后面一辆马车中昏迷着。”

  “后面的布置、收尾就交给王巡抚了,本将或许要先休整一番。”

  一趟以小谋大的行动下来,张锐的精神状态虽然还行,但回到营地后那股虚弱、疲惫感便逐渐涌上,想要好好休息调整一番。

  王轼这边则没有任何问题,本来以为必死的局面现在直接一个大反转贵州直接就平定了,这种好事就算剩下一堆收尾的脏活累活给自己干他也乐意啊。

  小命保住了,晚节保住了,任务完成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虽然好像没自己什么功劳,但王轼已经相当满意了。

  不过......好像忘了什么事......

  不好!老夫的遗书!

  作为王轼最忠诚的亲卫,面对慷慨赴死的老人,他心如刀绞,但他无能为力,只能带着王轼王大人最后写给陛下的奏疏,王大人最后的遗书,沿着官道快马加鞭赶往京城。

  不日之后,一封快报已然送至兵部......

  马文升看着手中那份沉甸甸的奏疏,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王轼......南京兵部尚书,和他的官职其实是一样的啊,可现在......他战死沙场写遗书了......

  米鲁之祸,已经大到死了六部级别的高官了吗?

  拿着奏报,马文升立即起身,匆匆赶往宫中。

  大殿内,气氛有些凝重。

  从弘治皇帝到刘建等阁老,每一个都冷着脸,眸光阴沉至极。

  良久,弘治皇帝双眸猛的睁开,手掌狠狠的拍在面前的龙案上,厉声喝到:“米鲁此贼,狂妄至极!难道真当我大明无人!真当我大明拿它小小的土人部落没有法子吗!”

  这条好脾气的龙,彻底暴怒。

  短短数年时间,巡抚、中官、总兵、布政使一个接一个折损在那,现在连南京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