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阅卷

  “一般我们每年走私出海的目的地是日本、南洋、西洋以及一些佛郎机商人......”

  “每年走私时间并不固定,但较多的是在丝绸、瓷器产量大的时间为多......”

  “书是去年的时候一次出海碰到的弗朗机商人要的,他们说他们那边的许多技术远远落后于大明,所以希望高价购买大明的各种书籍......”

  “到目前为止刘家一共进行了73次出海......”

  “巴拉巴拉......”

  “慢点慢点,你说慢点!”

  一旁负责记录的刘瑾快要骂娘了。

  这家伙什么嘴巴什么效率啊,殿下让你将走私的事儿和那些书的事儿你直接简洁意赅一点行不行,咱手都快要写断了!

  “闭嘴!写你的!”

  正听的认真的朱厚照突然被刘瑾打断,一巴掌就扇到了刘瑾脑门上随即示意盛年继续说。

  对大明外面的世界,哪怕只是一个管家对走私的转述,朱厚照也充满了兴趣。

  “是。”

  “这些书是刘府一个懂佛郎机语的书生翻译的,到上个月才将这些书翻译完全。”

  “巴拉巴拉。”

  冤种的刘瑾被朱厚照把脑袋拍下,只能继续奋笔疾书,尽可能的追赶着盛年那开连珠炮般把刘家底裤往外拔的说话效率。

  再看看一旁跟影子般杵在朱厚炜身后的钱安。

  明明大家都是太监,咱怎么这么可怜啊......

  一群人就这样,认真的听起了盛年讲评书......呸,是将刘家走私道路上的种种细节。

  全然忘了,这段时间大明最重要的事件,乡试。

  由于是少见的两大尚书联合出题,题目难度远超以往,自然而然是引来许多对今年考题的吐槽。

  就像是姑苏的数学高考,平时就已经让常人绝望的程度了,但当那位人物出山时,众人才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崩溃,什么才是真正的怀疑人生。

  你说是吧,葛大爷。

  不过,对于主考官来说,这些吐槽那是什么都算不上,甚至还挺让人神清气爽。

  那两大尚书出题要是不难倒一偏你让我俩的脸往哪放?

  有大量的人吐槽难度,这才能说明本次出题质量够硬嘛。

  此时的贡院内,主考官王恕、王继正带着诸多考官在阅卷。

  一般情况下,乡试出成绩的时间是在中秋后,八月的下旬或者八月底。

  作为抡才大典,时间是十分紧凑。

  王恕、王继二人翻阅着试卷,嘴角不由有些上扬。

  倒不是说都批到了许多优秀的卷子。

  相反,许多卷子连及格都达不到。

  那为什么开心?当然是因为两人互相争吵许久最终都认同的题目确实牛逼咯。

  大家做不出来这才显得他们二人水平高,出题有深度有难度嘛。

  当然,能做合格的学子肯定也有,但数量、质量绝对比往届低。

  不过无所谓,比的是排名,难一些心态够好比一般人答的更完整更接近合格,也是能过的。

  继续阅卷。

  “嗯?这篇写的可以啊,虽然算不得上成之作,但也绝对比之前批的那些高几个档次了。”王恕眉头一挑,眼露笑意。

  对嘛,这才是抡才大典,哪怕是面对难题也能杀出重围,这才是人才。

  不然那种普通难度的,连心性都考验不到,差距都拉不开,岂不是埋没人才?

  王恕捋捋胡须,抬头瞅了瞅王继。

  不知道那老家伙手里批到几张高质量卷子了,应该没老夫多吧?

  共同命题,还都是比较轴的老头,某些幼稚的争强好胜是在所难免的。

  “嘿,又一张高质量卷子。”不一会,王恕又笑了。

  那老东西肯定没老夫这般运气,这么一会就连续批改到了两份高质量卷。

  “哈哈哈,又一份!”

  王恕眉开眼笑。

  “又一份!”

  王恕喜笑颜开。

  “还有一份?”

  王恕感觉到不对劲。

  “又来?!”

  王恕眯起眼。

  抬头看向王继,正巧二人视线来了个事实碰撞。

  “石渠公,你那边......是不是也感觉有些不太对劲?”

  听到王继的问话,王恕眉头一挑。

  他那边果然也是如此?!

  怎么会!

  “批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