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怕什么来什么

  弘治十九年的钟声,愈发临近。

  那已经传了很久的明鞑有一次大战却始终没有爆发。

  有的,只有趁着大战舆论侵扰一些偏僻地段的打草谷战报传回。

  对于鞑靼居然用自己死去的王子调动人心遥控心理这件事,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朝堂上上下下全都骂骂咧咧的。

  这算是人干的事吗?

  简直就不是人呐!

  要打,咱们就好好碰一碰,要不打咱们也可以坐下来探一探,毕竟再怎么说也是干掉了你们鞑靼出使大明的使团大明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理亏许多事情都有商量的余地。

  结果现在可倒好,尽是玩些脏的,让人身心全面都不自在。

  “咱老张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等到的机会啊,该死的达延汗,居然敢耍咱老张!”

  英国公张懋算是其中火气最大的一批,年纪一大把临老好不容易等到了出征的机会,而且还是再度对抗鞑靼这种史诗级机会。

  他都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在人生后期抒写这迟来几十年的恢弘篇章了。

  结果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了小半年,发现很有可能白高兴一场,这哪个好人受得了这种委屈呀。

  最气人的是,即便知道这可能又是空欢喜一场但他还是要让手底下的人保持好警惕,因为这转眼就是过年要因为放松了警惕而出了事,那可就MMP了。

  也正是因为今年鞑靼这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北京城内凡是层次稍微高一些的存在,情绪都不会太好。

  鞑靼,来自草原大漠的威胁,一直都是大明最大的问题,要是因为粗心大意在过年被搞一下还不得难受坏了。

  新春佳节呀,举国欢庆呀,传统美德呀,礼仪之邦啊。

  所以,绝不能懈怠!

  不过,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就没有那么多的思索顾虑了。

  朝堂上的文臣武将,是利益既得者,他们站的更高需要思索的自然也就更多。

  但平民百姓们不一样,一年到头对于他们而言需要抗争的太多太多仅仅是活着就已经耗尽了全部气力,现在大明经济实力上去了面对这种可能爆发的大战也并没有抽调他们从军,那这种时候到了新年这几乎算是一年之中少有的休闲时光,那不得好好过一个好年?

  而且就算他们担心,能有个仙人球的作用。

  不如就把心放在盆骨里好好过大年。

  在这方面,西山的百姓们做的尤其之好。

  又或者说,这些年朱厚照、朱厚炜确实给他们养的太好了。

  面对如今这般局势,丝毫不影响过年的喜庆氛围。

  对他们而言,他们无条件相信让他们从几乎没有希望处境中走到如今温饱自足未来可期的镇国府。

  既然朱厚照、朱厚炜没有发话没有任何动作,说明现在这情况问题不大,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而如果真出了意外,得到了朱厚照、朱厚炜的召唤,西山的百姓们也不怕事,即便是拿着锄头、扁担也会自觉上场听从镇国府的号令对鞑靼发起反攻。

  这就是西山恐怖的凝聚力,朱厚炜是十年如一日经营打造出来的成果。

  但此时的朱厚照、朱厚炜,可完全没有和众人共情的点。

  无论是文臣武将那边,还是平民百姓那里都一样。

  因为,他们此刻面对了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

  快过年啦,书院、军校是有寒假、春节假期的。

  而张皇后这么久没见到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喂大的亲弟弟了,在这种休沐时期自然是要召见自己亲爱的老弟一见的。

  但是吧,对于张家兄弟出关探路这件事,朱厚照、朱厚炜根本就没告诉张皇后......

  “厚炜,咋办,要不咱们今年就先不回宫过年了,找个地方躲躲,实在不行就去交趾避一避?”

  “这临近年关本宫被这事搞的本宫都没心情继续研究留声机了。”

  朱厚照有些苦恼,虽然在送走张家兄弟都时候他那是根本不在乎后续可能发生的情况甚至还大言不惭说就算大时候张皇后问罪他也会据理力争跟其讲道理。

  但实际上真到了这时候,他心中还是颇为心虚的。

  再怎么说那也是他朱厚照的母舅,对于他老娘张皇后而言更是重要到可以因为这俩无能的母舅和他产生矛盾间隙的。

  就这种情况,真让张皇后知道这噩耗,谁也不知道到那时会出现什么离谱的剧情。

  “事到如今说这些还有啥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拿出你忽悠他俩时跟我说的理由去和母后据理力争呗。”

  朱厚炜两手一摊,表示自己也没啥主意让其自求多福好了。

  张皇后是一个在历史上被后世加以众多猜测的人。

  有人说她善妒,对弘治皇帝掌控欲极强让性子较软的弘治皇帝一生只有她一个女人。

  有人说她不是朱厚照的亲生母亲,因为在明史记载中张皇后与朱厚照两人都母子关系冷若冰霜。

  按理说弘治皇帝去世后作为孤儿寡母的母子两人应该是彼此最亲近的人但从记载中来看却是将二人的关系描述的十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