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巡视

  亭父带着刘季在驿站周围走了一圈,首先来到的是集市边缘。

  阳光透过早晨的薄雾洒在这片热闹的市场上,空气中弥漫着新鲜蔬果的清香和熟悉的市井味。

  这里的商贩们正忙碌着,一声声叫卖响彻空中,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成一片,繁忙而有序,热闹非凡。。

  摊位上,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

  新鲜的蔬菜、鲜活的鱼肉、洁白的布匹、光滑的陶器,摆得整整齐齐,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每个摊主都熟练地与顾客讨价还价,脸上挂着标志性的笑容,这就是他们生活中的常态,既是商机的对接,也是人情的交流。

  “这些人都在为生计忙碌。”亭父指着一位正在切肉的中年男子,笑道,“你看他,一天从早到晚,手上虽然满是血渍,却依然从不放松。足够养家糊口。”

  刘季看着摊位前那名忙碌的男子,点了点头。“真是辛苦。”他感慨道。

  “这个兄弟感觉最近过得不是很顺利啊,我去给他添点堵热闹热闹。”

  屠户并不认识刘季,亭父主管驿站事务,与市场治安关系不大,他也并不认识。

  “哥们儿,你这肉多少钱一斤呐。”

  “五文钱一斤。屠户并未注意到刘季,只低头专心刮猪毛。

  “嚯,您这肉皮子是金子做的啊,还是这肉骨头是金子做的?”

  “你故意找茬是吧?”屠户脸色立刻变得有些阴沉,抬起头怒目盯着刘季。

  刘季看到屠户的反应,急忙摆手道“诶——没事没事。我就问着玩,县里的樊哙你认识吧,那是我哥们儿。”

  樊哙的名字一出,屠户的神情微微一松,显得和蔼了一些。他皱了皱眉,随即问道

  “你是隔壁县的刘大哥?”

  “是我是我,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刘老三。”刘季乐呵呵地伸出了手,语气轻松,仿佛这是一个多年的老友重逢。

  屠户犹豫片刻,把沾着血污和油水的手在胸前的围布上蹭了蹭,握住了刘季的手。

  “走了哈,有事喊我。”刘季抽回了手随亭父继续巡视。

  亭父没有理会刚才的小插曲,带着刘季继续巡视集市。

  “这个集市,基本上每天都这么热闹。

  商贩按时来,顾客来去自如,整个集市似乎一切井然有序。”

  亭父的语气里带着些许的自豪,

  “我们作为泗水亭的人,不仅要监管这里的交易,更多的,是确保这些交易顺畅进行,避免任何治安问题。若是有外地的坏人混进来,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

  说着,亭父指向前方的一位摊主,他正在和顾客激烈地讨价还价。

  看着他们的对峙,亭父微微皱眉,

  “这些交易本应心平气和地进行,若是出现争执,我们得及时调解。

  你看看那两个人,刚才价格有点不合,摊主有些急躁,幸好没有事。”

  刘季仔细观察了片刻,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

  “调解一下还是蛮重要的。要不然像刚才那样逗逗拿着刀卖货的兄弟搞不好最后会发展到捅人呢。”

  “是。”亭父点了点头,“市场里的小冲突,实在是太多了。

  大家为了眼前的利益,有时心急火燎,脾气上来了就容易动气。”

  只要在言语上不挑起事端,按规矩来处理问题,便能不使事情扩大。

  我们不仅要管理好这里的交易,更要观察群众的情绪,避免矛盾发展成更严重的事情。”

  他们继续沿着集市走,旁边一对夫妻正在买菜,吵了一句,丈夫似乎对菜价不满意,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亭父观察片刻后,淡声说道:

  “时节变化有时导致价格波动。农民和商贩有时都难免焦躁。”

  刘季望着这对夫妻,微微皱眉,“那是不是我们也应该关注这些问题?”

  亭父微微摇头,

  “解决这些细节问题也很重要。但是咱们亭的只对市场和县里的治安负责。”

  刘季不禁感叹道:

  “你这老毕登真是人老成精啊。

  这样做确实是有些越权了。

  至于价格的波动,市场的供需,这是那些文官的事情。

  要我说啊,这些人少征点役和粮,让老百姓过好点,哪还用派人上市场上溜达转圈看着?”

  他想起了一个人,老萧。

  以前吃饭的时候老萧跟他说过一嘴。

  市场的平稳运行依赖于供求平衡,而我们必须在中间保持一定的公正,确保每个商贩都能公平地经营。

  老萧还是厉害呀。

  亭父讪讪地笑着,心说又不是我征的徭役。

  “你是不是在想,又不是我征的徭役?”刘季抱着胳膊笑着说道。

  “啊?”亭父听得愣了一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